基金經理紛紛唱多債市:四季度將重現賺錢機會
公募近期紛紛唱多債市,稱9月末10月初是配置債券時間點
受“錢荒”等不利因素沖擊,債券市場今年以來表現一波三折,二季度以來持續波動,在此情況下,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去年的輝煌不再。
但近日,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向早報記者表示,債市的賺錢機會或將在四季度重新出現。
上海某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可以預見的是,9月底的資金面還將趨緊,屆時債券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跌,屆時將迎來較好的配置機會。
唱多債市聲起
自2011年10月起,債券市場經歷了一年多整體向好的環境。今年年初,債券市場亦不俗,但二季度后,隨著經濟復蘇預期上升、流動性緊縮,以及一系列信用風險事件的沖擊,債市進入動蕩期。雖然利率債的表現總體平穩,而信用債和可轉債經歷了幾次較大的波動,給債券基金的業績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357只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2.67%,相比之下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增長率高達13.72%。
收益率的持續下滑導致債券型基金今年也出現了“募集難”的困境,一時間市場悲觀情緒洋溢。
但近期,看好債市的聲音明顯多了起來。
前述基金經理表示,目前,整個基本面是弱勢企穩的狀態,由于經濟增長低于預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貨幣政策為了配合穩增長,還是存在一定寬松的空間,因此債券市場還是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絕對不會持續跌到年底。”
這一說法得到信誠基金經理曾麗瓊的認同。
曾麗瓊表示,自8月底以來,資金緊張輕度有所緩解,資金略有寬松,資金市場利率有所回落,債市買盤開始活躍。預計未來仍將延續經濟增長弱復蘇態勢,通脹壓力不大,央行依舊會維持中性偏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仍將維持穩中有升態勢,債市資金面狀況不會出現逆轉,因此債券投資收益仍然看好。
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固定收益部總監李海鵬也認為,從過往債市走勢看,債券市場既存在“頂”也存在“底”,就如同板塊輪動一樣,目前債券市場大跌,意味著迎接機會的時候也到了,“(機會)還可能比市場預期更早出現。”
李海鵬表示,市場醞釀的機會可能在9月底或者10月份出現,四季度債券行情比三季度要好,四季度可能又會出現年初般“比誰賺錢賺得多的行情”。
分析指出,宏觀基本面的企穩對債市有一定的壓制。央行在流動性上的鎖長放短,加之季末和節假日的疊加效應,對債市的影響偏空,但9月末或10月初將是一個配置債券的時間點。
重點看好高等級信用債
對于具體的投資品種,不少機構人士表示,此前遭到棒殺的信用債,或將出現一波高等級信用債的結構性行情。
可見的是,6月以后,部分信用債頻遭降級,剔除同一主體發行的多個債券,共有38家發行人的主體評級被下調,26家發行人的債項評級遭遇下調,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同時,地方債審計和大幅增加的供給壓力也對信用債整體構成壓力。
對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指出,信用債處于悲觀預期中,但經過6-8月的大幅調整后,市場價格對悲觀預期也做了反映,邊際上除非更加超預期的利空出現,再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雖然困擾于未來的地方債審計公告和供給壓力,信用債整體機會不明顯;但個券分化大,部分調整到位的個券存在機會,對信用債自下而上的選擇更加重要。
李海鵬也表示,債券機會主要出現在利率產品和一些高等級信用債上,如國債、金融債和AAA級的企業債。李海鵬稱,目前10年期國債、10年期金融債已經逐步顯露出投資價值,已經可以逐步介入一部分。
中海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陸成來表示,經歷了二季度以來的大幅調整,當前信用債品種收益率高于歷史均值,基本超過2012年的收益率水平,配置價值凸顯。而本輪信用市場的調整有著明顯的流動性特點,即短端和高等級品種的收益率絕對上行幅度較高,收益率曲線呈現平坦化上行,短端品種目前配置價值較高,期限選擇上采取縮短久期的策略。
“從信用等級上看,目前由于利率債收益率上行明顯,而信用品種收益率上行幅度未同步跟進,導致信用利差大幅收斂,未來機構避險需求將對高等級品種帶來一定的交易性機會,而低等級品種的信用保護明顯不足,需要較強的風險甄別能力。”陸成來說。
華富基金認為,上周債市有回暖跡象,中短期利率債存在空間,高收益信用債也收到機構追捧。短期看來,機構關注的焦點仍為一級市場的供求情況變化和國債期貨上市的影響,債市短期仍需觀望。轉債市場方面,目前銀行、石化和有色類的藍籌轉債均存在配置機會,如果股市持續走好,中小盤轉債的交易性機會則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