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國貨幣市場已恢復平穩運行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記者魏晞)今年6月至今,中國金融領域可算“風起云涌”:銀行間市場出現所謂“錢荒”,貨幣利率波動如“過山車”;廣義貨幣投放量增速從高位下落了近兩個百分點;外部“唱空”中國的噪音也不斷出現。
對此,中國央行14日做出回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內官方媒體采訪時表示,6月下旬以來,隨著央行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市場利率,以及時點性、情緒性因素的逐步消除,貨幣市場已恢復平穩運行。
這位負責人表示,6月份,中國貨幣市場利率一度出現波動,全月拆借和回購平均利率分別上升至6.58%和6.82%,這種利率的短期波動有多種原因,既有美國退出量化寬松(QE)預期等帶來的外匯市場變化的影響,也有節日現金投放、補繳準備金、稅收清繳等時點性因素的影響,既有金融機構在流動性風險控制和資產負債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外部“唱空”中國的噪音引起的市場預期變化等情緒性因素,還有監管政策集中出臺的疊加影響。
他強調,中國貨幣市場已恢復平穩運行。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是一種短期現象,不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總體上看,中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貨幣市場利率的適度變化有利于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促進金融機構審慎穩健經營,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7月13日,中國央行發布了201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其中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4%,較上月末下降1.8個百分點。
央行負責人對此回應稱,6月份貨幣增速放緩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隨著相關金融管理政策出臺,特別是中下旬后商業銀行按照宏觀審慎要求,加大了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的力度,適度調整了月初過快的信貸投放節奏,同業運用渠道有較大幅度的收縮。加之上年同期基數相對較高,對貨幣增速也有一些影響。此外財政存款同比少減較多,由此也相應地少增了一部分存款。總體來看,6月M2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和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也更趨近于年初確定的13%的預期增長目標。
中國央行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平穩適度增長。
央行連續三周停止公開操作 未來資金總量難更寬松 2013-07-12 | |
公開市場依舊零操作 央行連續三周“無為而治” 2013-07-12 | |
央行:個體戶禁刷信用卡規定取消 2013-07-11 | |
央行統一監管網絡收單業務 履行同等風險管理責任 2013-07-11 | |
三口之家五年買房計劃 2013-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