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人民幣波幅圍堵熱錢 前提:央行先行干預市場
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貿易數據虛增等一系列現象都與“熱錢”這個關鍵詞緊密相關。“熱錢”通過貿易等途徑源源不斷的涌入,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帶領下,更多的國家加入到全球量化寬松政策的大潮中,市場對我國是否加入產生了諸多猜測和聯想。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上海舉行的國際貨幣會議上首次明確表態,中國政府正在監測“熱錢”的流動情況,中國不會通過競爭性貶值提高自己國內的競爭力。
實際上,從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可以看出,中國的確沒在追求競爭性貶值,相反的是,人民幣匯率呈現出大幅升值的態勢。尤其是近兩月更是加快了步伐,數據顯示,從4月至6月4日短短42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1.7%以上,已經超過2012年全年1.03%的升值幅度。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735,較前一交易日大漲71個基點,再創歷史新高。種種跡象表明,伴隨著人民幣升值的加快,“熱錢”也源源不斷的涌入中國。
5月15日,中國央行公布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4月份外匯占款新增2944億元,連續五個月高增長,熱錢流入壓力依然巨大。而靚麗的外貿數據也因熱錢等因素而遭到市場“被增長”的擔憂。數據顯示,前4個月,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505.9億美元,增長66%,這一“成績單”遠遠高于中國與其它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表現。
周小川的首次表態,市場也表現出一點擔憂。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周小川關于人民幣不追求競爭性貶值的表態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套利資本大舉流入中國。
至于該如何從根源上遏制熱錢流入,周小川指出,目前我國的外匯盈余已經有所下降,所以這就給我國推進匯率市場化提供了一定空間。這又引發市場猜想未來進一步擴大波幅的可能性再次升溫。
對此,魯政委表示,周小川所說的匯改很可能是指擴大人民幣波幅,但前提是央行要先行干預市場,將人民幣雙邊波動的預期先調動起來之后再擴大,而不是繼續延續人民幣單邊升值趨勢,進而導致套利資本持續流入進而強化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