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飆漲200% 期貨私募上演暴富神話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四川文德資產唐文德管理的“文德一號”單賬戶期貨產品4月份凈值上漲達180.95%,自今年3月6日至5月6日,發行面值由1元,凈值已經高達3.1472元,僅僅兩個月時間,凈值就增長214.72%。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工業品價格出現大跌行情,比如銅期貨三四月大跌超過10%,重倉空單的投資者不乏收益翻倍的可能。還有黃金期貨在“五一”假期時的暴跌提供了賺錢良機。不少入市時間不長,但敢于壓上重倉空單的期貨投資者在這一期間“翻倍”的不在少數。
“五一”節后開盤的國內黃金期貨主力合約連續跌停,讓多頭根本沒有認賠的機會,只能硬生生地吞下虧損。零和交易的另一面,則是空頭賺得盤滿缽滿。
“你想在期貨市場一夜暴富,就要有點‘賭性’”,一位期貨業內人士說,賭對了能讓你上天堂,賭錯了就讓你下地獄。不過,即使這一次賭對了,下一次你也可能賭錯。
“文德一號”基金經理唐文德曾表示,其驕人的業績來源是,4月份主要以做空滬銅為主,同時構建了一個銅、焦煤、橡膠等品種的看空組合,因此取得較好的業績。
其實,這僅僅是期貨財富神話的冰山一角。
上海浦東世紀大道附近,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坐落著國內兩大期貨交易所,也吸引了眾多期貨界高手匯聚于此,他們往往行事低調,不愿顯山露水。
80后操盤手林廣茂目前最受業內人士推崇,他2011年做空棉花一戰成名。記者了解到,林廣茂最主要的一個賬戶來自于某券商系期貨公司,2011年不到一年時間,交易記錄顯示的最初本金由600萬元增加到13個億,而業內傳言的盈利遠不止這個數字。
然而,期貨“零和交易”的另一面是部分期貨私募產品的凈值幾乎清零。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成立于2011年5月25日的產品“智業一號”,截至今年5月3日,凈值只有0.0389元,跌幅逾96%,“智業一號”的投資顧問為智業期貨工作室,為單賬戶期貨,投資策略為主觀日內交易。
“一般主觀交易者都可能有賭性的成分在其中,而這樣的交易策略很難保證其業績的穩定性。”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另兩只期貨私募基金產品,雛鷹1號基金和2號基金產品,均成立于去年9月18日,截至今年3月8日,凈值只有0.0444元和0.1625元,其中在2月8日至3月8日的一個月內,凈值分別下跌了72.54%和71.92%。目前,在私募排排網上已難覓其蹤。
緣何冰火兩重天
一位大型期貨公司資管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巨虧的雛鷹、智業一號這類產品,屬于期貨私募中最低級的產品,幾個人成立個工作室,并且也不是陽光化,沒有投研團隊的支持以及規范的風控。并且資金大多是自有資金,不設止損線,而交易策略幾乎都是主觀交易。
期貨市場由于有杠桿,所以是高風險、高收益,按照期貨公司主流的保證金標準,一般商品期貨的保證金為10倍杠桿,而股指期貨為7倍。據了解,目前期貨私募主要有三類組織形式:一是有限責任公司,二是有限合伙期貨基金,三是期貨工作室。
東證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楊衛東告訴記者,對于主觀交易的投資者,如果行情來了,倉位重,翻倍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單邊投機的重倉,一旦看準了行情,很容易在短期內做出不錯的收益。但是,這種單邊投機的收益并不穩定,“可能今年好,明年就從這個市場消失了。”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提及的“文德一號”在5月6日創出新高之后,短短的四個交易日,其收益出現了明顯回撤,5月10日凈值為2.8446元,絕對收益為184.46%。
什么樣的期貨私募能在這個市場存活呢?
業內人士指出,主要進行套利的期貨私募往往能在這個市場存活得更久。雖然沒有動輒100%、200%的收益率,但是期貨私募年化20%,甚至30%的收益率大有人在。
所以更多的期貨私募寄希望陽光化,為未來做大打下基礎。目前陽光化有兩個主要途徑,一是通過基金專戶,二是通過信托。
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專戶投資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基金專戶對于期貨投資策略有限制,最青睞的是股指期貨的套利,因為基金對這塊業務更為熟悉,有助于風險控制。其次是商品套利,最后才是單邊投機,并且對單邊投機的風險容忍度很低。有的基金專戶要求投機必須要通過程序化交易,不允許主觀交易,而能進行主觀交易投機的,僅僅是通過實盤大賽等早已嶄露頭角的投資者,而在此之前,還要進行交易策略評估及以往交易記錄等盡職調查。盡管如此,對其倉位要求依然控制很嚴格,尤其是隔夜倉位多少,有的僅允許日內投機,不允許隔夜留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