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位次找準定位 志愿注意拉開梯度 專家在線支招科學填報高招志愿
2024高考志愿已開始填報。如何科學填報?填報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6月30日下午,本報推出“2024年福建省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直播”活動,邀請志愿填報專家做客直播間,分享志愿填報技巧,吸引了6000多人次考生、家長觀看。
各批次投檔規則不同 志愿要有合理梯度
本次直播,率先“登場”的是百年育才特級講師、資深職業規劃師代玉林。直播伊始,代玉林點出了幾種常見的報考誤區,如不了解政策、單純根據分數選大學、大學和專業不匹配、不重視職業規劃等,通過詳實的例子,教家長、考生規避誤區。
其中,代玉林詳細講解了各批次投檔規則及填報策略。“本科提前批采用梯度志愿模式,志愿有主次,所以叫梯度志愿,投檔規則為遵循‘志愿優先’的原則。在第一志愿錄取時,凡第一志愿填報同一所院校專業組的考生,遵循從高分到低分按計劃比例進行投檔;第一志愿投檔錄取完畢后,才進行參考志愿投檔錄取。”代玉林說。
在這里,有家長、考生提出疑問:“提前批未被錄取,會不會影響本科批填報?”對此,代玉林表示,提前批未被錄取,不影響本科批,只是多一次機會。但如填報提前批且被錄取,則不能再填報后續批次的志愿。
備受關注的還有本科批常規志愿填報模式。據代玉林介紹,本科批常規志愿按“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模式,投檔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平行志愿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但也要考慮梯度問題,學校志愿和專業志愿都要拉開合理的梯度。”代玉林說。
直播中,代玉林還提到,填報志愿不僅要選擇高校,還要選擇專業。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4年)可知,目前有93個專業類、816個本科專業,包含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等。
“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如學習內容、就業情況、發展前景、收入情況、升學情況、晉升方向、就業門檻、適合類型等。”代玉林提醒考生,要科學、理性選擇專業志愿,做到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
談及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時,代玉林建議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
知分知線知位
有沖有穩有保
當天的另一位嘉賓是任職于晉江市毓英中學的肖升文。新高考以來,他一直關注高考志愿的填報,熟悉高考志愿的填報流程、方法,對志愿填報的技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肖升文看來,填報志愿需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高考成績,全面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職業規劃、能力和潛力,再進行廣泛的信息搜集和調研,通過與家長、老師等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從而制定一個合理的志愿填報方案。
其中,肖升文表示,填報志愿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知分、知線、知位”。“考生要依據本人成績位次(排名)和近幾年高考考生成績分布統計表,找出近年這個位次對應的分數,再查看相應年份該錄取分數附近的院校和專業,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幾所高校,以便縮小范圍,重點了解。”肖升文提醒,當考生把意向填報的院校專業組鎖定后,要認真閱讀院校錄取規則,如專業錄取規則、單科成績、身體條件、外語語種、選考科目等具體要求。
肖升文還提到,填報的院校志愿和院校內的專業選擇要有合理梯度,采取“沖、穩、保(墊)”的填報策略。“沖一沖自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建議選擇服從調劑;穩妥志愿填報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最后還要選擇5~10個低于自己成績水平的學校作為‘保底’, 盡可能避免‘滑檔’。”肖升文說。
需要注意的是,投檔不意味著錄取,有可能被退檔。“未符合特定的招生條件(身體要求、個別科目要求等);達到投檔分數線(專業組的最低投檔分),但未達到所填專業的錄取分數且未填‘服從專業調劑’的,都存在被退檔的可能。退檔后只能填報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志愿。”肖升文說。
直播末尾,肖文升提醒,志愿填報意味著職業選擇,關乎一生的職業方向,考生一定要事必躬親,家長一定不能包辦,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記者 蔡紅亮)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