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嫻嫻:游走在講臺與舞臺的藝術使者

三尺講臺上的她,幽默風趣,精益求精,帶領學生遨游音樂的世界;主持舞臺上的她,妙語連珠,光彩奪目,收獲無數的粉絲和掌聲。她,就是晉江一中初中部音樂教研組組長尤嫻嫻。
從教十幾年,尤嫻嫻始終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出眾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滾燙的熱愛教育的心。
雷打不動堅持排練 合唱團放歌首都
午后,當你走進靜謐的晉江一中校園,總是能聽到悠揚的歌聲。那是學校少年合唱團的成員們每周兩次雷打不動的聚會,50多個精挑細選的歌唱“苗子”聚在一起,認真地訓練合唱,而尤嫻嫻便是這支隊伍的指揮者和引導者。
2014年,尤嫻嫻因為工作調動來到晉江一中任教。除了忙碌的日常教學之外,她額外給自己布置了一項新任務——在晉江一中組建少年合唱團。初一新生剛入學,尤嫻嫻便馬不停蹄地尋找“歌唱苗子”,經過一年從胚胎到成型的醞釀,晉江一中少年合唱團正式亮相。
對于這支合唱隊伍,尤嫻嫻可謂是煞費苦心,挑“苗子”、聲樂訓練、合唱基礎能力練習、培養成員默契……經過她的悉心指導,這支合唱團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初試鋒芒,就獲得了泉州市一等獎、廈漳泉地區銀獎。今年7月,晉江一中合唱團受邀前往北京參加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想要登上如此大的舞臺,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嫻嫻和隊員們毅然選擇放棄舒適的暑假生活,每一天堅持到校排練。
尤嫻嫻回憶說,排練的那段時間有幾天天氣較為惡劣,自己便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出門,開車繞道接上一些家長不便接送的成員一起去排練,排練結束后再將這些孩子送回家。7月26日,尤嫻嫻帶著合唱團浩浩蕩蕩地前往首都。那時的她恨不得有“分身術”,一邊組織學生排練合唱,一邊要跟組委會溝通,還要操心比賽事宜,回到酒店后擔心孩子們安全的她每晚至少都要查寢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一次的合唱節上,晉江一中少年合唱團喜獲銅獎。除了中國音樂學院之外,他們還先后放歌人民大會堂、天橋劇場,悠揚動聽的歌聲回蕩在北京的上空。
上至老下到小 大氣主持吸粉無數
說起尤嫻嫻,人們熟知的不僅是三尺講臺上的她,還有作為主持人的她。每當她邁著優雅的腳步,走到舞臺中央主持時,臺下總能聽到一陣又一陣的贊譽聲。
有一次,尤嫻嫻受邀主持一個老年活動,讓她意想不到的是,當她到達現場時,現場的很多老爺爺老奶奶便將她團團圍住,準確無誤地叫著她的名字,爭先恐后地告訴尤嫻嫻自己曾在哪里看過她的主持,無數的稱贊聲讓尤嫻嫻備感暖心。不僅老年人瘋狂,尤嫻嫻的主持也吸引了不少小粉絲。這不,去年尤嫻嫻主持了“五店市小導游大賽”。當時,臺下很多學生及家長都被她大氣的主持所折服,賽后“追”著尤嫻嫻,想要學習主持的技能。
“每一次主持,我都覺得是一種能力和魅力的綻放。看到自己的主持能夠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愛和肯定,心里特別感恩與滿足。”讀初中時就對語音感興趣的尤嫻嫻,總是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夠拿著話筒,站在舞臺中央為大家主持。那個時候,尤嫻嫻會認真地觀摩學習師哥師姐的主持,回到家會糾正父母的“地瓜腔”。
大學畢業后,尤嫻嫻回到晉江任教,即使工作再忙碌,只要是有適合的主持機會,特別是各種公益活動,尤嫻嫻都樂意接受并傾情登臺。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主持甚至成了她獨特的解壓方式。從各種大小型會議、各類比賽再到文藝匯演、訪談、聯歡,尤嫻嫻都游刃有余,至今已主持了不下500場,是晉江小有名氣的主持人。
“講臺和主持的舞臺其實是共通的,站在臺上,我的每一個舉手投足、我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其他人產生影響。那么,我應該做的便是將更多的正能量傳遞給他們,予人啟迪,更與他們分享美好。”尤嫻嫻深深感恩晉江這片熱土帶給她的所有支持和感動。
(記者_蔡紅亮 文圖)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