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wegw"><source id="qwegw"></source></li>
  • <button id="qwegw"><input id="qwegw"></input></button>
    <code id="qwegw"><tr id="qwegw"></tr></code>
    <li id="qwegw"></li>
  • 您當前所在位置:晉江新聞網(wǎng)>>教育頻道>> 教育前言 >>正文

    高考性別差異:為何男生越來越考不過女生?

    www.527704.com  2016-10-24 18:07  來源:重慶時報
      

      相信很多家長也已經(jīng)注意到了,從小學到初中、乃至高中,女孩都更具有優(yōu)勢。成績上,她們表現(xiàn)更好;班級管理上,女生干部更多,她們往往執(zhí)行力更強,更能夠適應處理復雜的綜合問題;心理上,女生表現(xiàn)得更為成熟……

      女生高考(精品課)錄取比率上升,男生處于弱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狀況發(fā)生呢?針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情況,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邵志芳副教授開展了“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

      高考里,男生考不過女生了,

      男孩“全面”落后,你注意到了嗎?

      2015年在安徽大學召開的一場重點大學中文發(fā)展論壇,與會的各大學校長、文學院院長對大學文科普遍存在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diào)的現(xiàn)象,都表達了深切的擔憂。南開大學中文系2015年招收82位學生,當中僅有10余位男生;北京語言大學女生比例則高達83%,校方甚至坦言自主招生“就為了招男生”。

      “以前大學錄取的新生里,男生比女生多,這個問題還不太突出。進入以新世紀以來,女生表現(xiàn)比男生好,引起人們的反思?!饼嬀S國指出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

      “中小學階段男生多而專科、本科、碩士階段女生多,凸顯了‘女強男弱’的局面?!鄙壑痉冀榻B,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jīng)是常態(tài)。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shù)上,除了女博士生僅占36.93%不足半數(shù)之外,女碩士占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52.12%。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cè)藬?shù)卻少于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占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47%。

      同樣的,近年來,“狀元郎”向“狀元花”轉(zhuǎn)變的趨勢也已凸顯:1999-2008年間,高考狀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其中,文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47.1%降至17.9%,理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86.1%下降至60.0%。

      其實,在2010年,教育專家孫云曉就出版了《拯救男孩》一書。并且提出男孩危機,其實是教育危機。在他看來,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對于男孩危機負有第一責任。一個教育體制的好壞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個性發(fā)展,使男孩和女孩的生命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有專家認為,在高考中顯現(xiàn)出來的這一危機,同樣存在于中小學乃至大學學習當中。

      “人們一般認為,通常到了中等教育后期,男生往往就能追趕上甚至超越女生。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女生的學業(yè)優(yōu)勢不斷擴展和延伸,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在各級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都趕上或者超過了男生?!痹趯逃抗嫉?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名單的性別分布進行了統(tǒng)計后,有專家這樣指出,大學男生學業(yè)落后的范圍是全國性的。

      甚至有人提出,男孩的社會適應也不容樂觀,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轉(zhuǎn)型,勞動力市場正逐漸向知識型和服務型社會轉(zhuǎn)變,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將越來越少,其重要性也將日趨下降。男性在就業(yè)市場上的先天優(yōu)勢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正如學者所言:“隨著以服務和理念為主要內(nèi)容的網(wǎng)絡經(jīng)濟不斷崛起,人際關系和完成多重任務的能力成為職場必備,而這些都是女性的專長。”

      為什么男生逐漸在高考中落后了?

      2009年,布林等人對8個國家的教育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著教育不平等現(xiàn)象的減少,美國男女學生的差距從1947年開始縮小,到1979年,大學錄取新生中女生比例超過男生,并持續(xù)擴大。一項2010年的外國研究指出,加拿大高校錄取的女生和男生比例出現(xiàn)顯著落差,女生比男生高15個百分點之多。其他發(fā)達國家學者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

      [專家解讀]男孩女孩都是寶,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社會進步

      在一個家庭里有多個孩子的情況下,受千百年“重男輕女”傳統(tǒng)思想影響,家長往往優(yōu)先保證男孩接受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家庭子女數(shù)的下降以及女性自立自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愿意將孩子送進大學。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一對父母生一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寶,對女孩也會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讀大學。這將會開發(fā)出一半人口的智力資源,也將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

      許多人對于大學錄取女生超過男生的評價是負面的,將其歸咎于傳統(tǒng)教育和考試中的弊端,這未必妥當。

      “在應試教育之下,男‘差生’越來越多,女‘優(yōu)生’也越來越多”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李文道表示。

      當前,上海高考錄取率已達八九成,成績差的學生中男生比較多,被淘汰的也多,所以總體上女生占優(yōu)勢。這種現(xiàn)象也在初中升高中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

      [專家解讀]錄取率大于50%時,被錄取女生多于男生

      男生和女生認知能力存在差別,男生個體差異大,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而女生整體較穩(wěn)定,很好或很差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

      如此一來,隨著高考錄取率發(fā)生變化,男女錄取比也會發(fā)生變化。假定男女生平均成績完全相同,當錄取率為50%時,男女錄取人數(shù)各占一半;錄取率小于50%時,被錄取男生多于女生;錄取率大于50%時,被錄取女生多于男生。

      這些年高等教育發(fā)展迅速,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末擴招,高考錄取率大幅提高,這是大學新生中女生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

      “現(xiàn)行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模式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禁錮在幾十平米的空間,以專心聽講為主要學習方式,作為以’奔跑’為性別特征、習慣在實踐中學習的男生,會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根據(jù)相關研究,女生在語言、識記、表達、運算等方面優(yōu)于男生,現(xiàn)行考試制度,能夠考察的也主要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而男性具有優(yōu)勢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實驗操作等方面的優(yōu)勢因為種種原因卻難于考察。”有老師這樣指出。

      高考科目為“語、數(shù)、外加文(理)科綜合”,俗稱“3+X”。3加X科目改革之后,高考科目中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精品課)三門主科各占150分,在總分中所占比重較大,而三門中語文和英語兩門為語言類科目,客觀上對女生較有利。

    標簽:性別差異
    責任編輯:陳子漢陳子漢
    相關新聞
    熱點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米脂县| 德安县| 文昌市| 土默特左旗| 云和县| 武威市| 宁武县| 襄汾县| 交城县| 芮城县| 黄平县| 福安市| 康乐县| 江阴市| 恩平市| 玛多县| 西乌珠穆沁旗| 黄大仙区| 潮州市| 黄大仙区| 湖州市| 马龙县| 云南省| 黔江区| 常州市| 迁安市| 潮州市| 井陉县| 宁远县| 白山市| 上林县| 峨山| 高雄县| 伊宁县| 郁南县| 五莲县| 涿州市| 于田县| 洞口县|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