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起 我省貧困高中生免學雜費
日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正式印發《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稱,我省將推進精準扶貧作為全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構建覆蓋23個重點縣、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傾斜扶持工作機制。到2017年,各縣(市、區)全面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到2020年,23個重點縣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高考本一批錄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大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
我省還將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完善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制度。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幼兒按最高檔助學金標準予以資助;對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家庭困難程度予以資助。
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學生資助政策。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對建檔立卡經濟困難家庭和低保家庭寄宿生按最高檔營養餐補助標準予以資助。
實行貧困高中生免學雜費制度。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低保家庭學生等免除學雜費,并享受最高檔國家助學金的資助。
完善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對中職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含技校)免除學雜費,并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每生每年2000元國家助學金。
完善多元高校學生資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新生入學資助、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多元高校學生資助體系,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最高檔助學金標準予以資助。
完善少數民族助學金政策。繼續實施少數民族中學和中學民族班少數民族學生助學金制度,從2016年起,將少數民族學生助學金標準提高到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高中每生每年1600元,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學生同時享受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
23個重點縣5年內每縣2000萬元
根據通知,福建省省級教育專項經費將向23個重點縣、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傾斜。2016-2020年,省級財政分年度安排教育專項資金,切塊下達23個重點縣, 5年內每縣2000萬元,用于支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中職教育發展。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安排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等省級教育補助資金時,對23個重點縣予以傾斜支持。
到2020年,23個重點縣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5%。公辦幼兒園新建、改擴建、民辦幼兒園獎補等省級學前教育專項補助資金向23個重點縣傾斜,支持19個民族鄉辦好公辦中心幼兒園,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支持23個重點縣加快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推進薄弱高中達標建設,優先支持18個未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評估認定的縣改薄項目建設,2018年完成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巨k學條件建設任務。
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
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鄉村教師除享受鄉鎮補貼外,平均每人每月按不低于3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補助額度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省級財政對23個重點縣所需經費進行綜合獎補。開展鄉村教師周轉房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閑置校舍改建一批、按標準新建一批鄉村教師周轉宿舍,進一步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
實施鄉村教師代償學費計劃、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補充教師資助計劃,省級財政對23個重點縣補充義務教育教師進行綜合獎補。
支持高等教育發展
2016-2020年,省財政將給予武夷學院、三明學院、龍巖學院、寧德師范學院每年1000萬元的經費支持,推動高校進一步提升為當地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每年單列20項面向23個重點縣所在地高校增加立項。
通知提出,支持23個重點縣緊缺人才定向培養,實施省屬本科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確保23個重點縣本一批錄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強少數民族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組織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落實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繼續做好省屬高校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招生工作,適度擴大招生規模。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