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戶外運動的注意事項
現正值寒冬,和孩子一起進行戶外運動,既可以提高孩子防寒抗病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高EQ。
戶外活動切忌太早或太晚
戶外運動時間最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兩三點時間范圍內,不管是有陽光還是無陽光的天氣,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兩三點鐘,是一天內溫度最高的時間段。當然,最好選擇有陽光的天氣帶孩子外出,可以讓孩子充分的沐浴陽光,天氣也暖和,更適合孩子心情地玩耍。
不要在風大的天氣外出活動
風大的天氣不適合孩子外出,使孩子容易著涼感冒。還有,風大時,孩子的眼睛容易受刺激流眼淚,甚至有異物進入眼睛,所以風大時盡量不要帶孩子外出。
外出前給孩子用溫水多洗一會兒臉,讓皮膚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多涂些潤膚霜
洗臉很重要,不要感覺小孩子的臉不臟,容易洗,這是錯誤的。給孩子洗臉時有溫水,而且要多臉一會兒,讓孩子的臉充分吸收水分,否則外出時吹到風容易干裂。所以,洗臉完畢后再多涂些潤膚霜,以達到保護孩子皮膚的目的。洗手跟洗臉同樣的重要。
運動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戶 外運動既要慢慢適應,比如說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每天分幾次帶孩子出去,每次出去的時間比較短一些,這樣雖然麻煩一些,但孩子容易適應,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怕 麻煩。天氣比較好,中午陽光比較足的時候,戶外活動時間可以適當長一些。舉例來說,三個月以內的孩子,抱著孩子出去幾分鐘就回來,連續三天以后就可以出去 的時候走得慢一點,五到十分鐘,再幾天以后出去二十分鐘就沒有問題,當然要根據天氣情況。
戶外運動內容的選擇
兒童體格發育遵循著一定規律,家長選擇的戶外活動應適應兒童自身規律,切不可拔苗助長,過早地進行劇烈而復雜的活動,會給兒童身體帶來損傷。基本原則是年齡越小,活動內容應該越簡單。
對于小嬰兒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多是為了曬曬太陽,促進骨骼發育,增加視覺、聽覺刺激,促進腦發育,所以只是需要父母抱著孩子散散步就可以。
大一點兒的孩子,運動能力增強,可以在父母的協助下做一些簡單的活動。比如兩歲左右的孩子走路比較穩,可以做平衡木練習,可以在正規的平衡木或花壇邊、馬路兩邊的路邊石上練習。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