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戀物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依戀期因人而異
隨著寶寶成長環境的不同,對于物體的依戀程度也出現明顯差異,其關鍵在于寶寶所處的環境以及主要照顧者的忍受、認知能力。
乳房的依戀——約至2歲
2歲前的孩子對于媽媽的乳房更多的是依戀,體驗到了身體的溫暖舒適和媽媽對他的愛,從而獲得了對環境基本的信任,建立了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乳房成了媽媽的象征,這是嬰兒依戀媽媽乳房的重要原因。
奶嘴、奶瓶的依戀——可至3~4歲
長時間咬奶嘴、奶瓶,將影響寶寶上下腭的咬合度、牙齒發展以及語言學習。當進入語言能力發展期之后,最好盡快戒除。
玩偶的依戀——可至6~8歲
如果寶寶堅持隨身攜帶玩偶,否則就拒絕出門或上學,甚至為此在學校與同學爭吵、阻礙人際關系發展時,請家長及時介入,幫助寶寶改掉這個習慣。
如何戒除戀物習慣
對許多父母來說,要抽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巾、枕頭,那可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善良的出發點總是換來寶寶的哭鬧不休,然后又跌進妥協的深淵。究竟怎么改掉寶寶的戀物習慣呢?首先,大人不要對這種習慣感到奇怪,寶寶眷戀他朝夕相處的物品屬于正常現象,千萬不要讓寶寶覺得自己的舉止是不對的。在寶寶逐漸走 向獨立的時候,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
戒除守則1:避免強制性戒除
這是育兒專家特別告誡的一個要點,大家可以參考以下3個漸進式戒除方法。
小布塊隨身帶
將舊棉被切一塊布料,讓小寶寶帶在身上,尤其適合已上幼兒園的寶寶。
多買一件
不論是毛巾、小棉被還是小枕頭,當發現寶寶有特別依戀的現象時,不妨把一模一樣的東西多買一件,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
多找替代品
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來轉移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如果喜歡的東西太多,寶寶的戀物習慣就難以維持,也就更難對某一件物品保持強烈的依戀。
TIPS:處理不當易造成創傷
在經過適當的處理之后, 寶寶正常的依戀行為并不會影響到人格的正常發展。可是一旦處理不當,幼童時期遭遇到了挫敗,則會給寶寶的成長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如被迫與依戀物分離等。 在幫助寶寶克服戀物習慣時,有些家長喜歡采用比較強硬的手段,比如涂抹辣椒讓寶寶戒除奶嘴等,結果反而得不償失,遭到寶寶更強烈的反抗。因此,在幫寶寶戒 除依戀行為時,請務必注意方式方法,以免節外生枝。
戒除守則2:為依戀物舉行告別儀式
在幫寶寶戒除戀物習慣時,父母的態度一定要一致。不妨與寶寶一起舉行戒除儀式,如戒奶嘴告別儀式,請寶寶用口述或畫圖方式,跟奶嘴真正說byebye,一起把奶嘴收起來,甚至是丟掉或埋起來,消滅一切會讓寶寶思念奶嘴的可能性。
同時,父母不妨適時給予寶寶獎勵,或協助寶寶開發其他興趣,陪伴他,鼓勵他勇于探索,尋找其他更美好、更有趣的事物。或者分配一些小任務給寶寶,加強他的責任感和榮譽心,這對戒除戀物習慣也很有幫助。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