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大師鄭銀聘帶小記者感受木雕之美

晉江新聞網4月2日訊 上周六,小記者走進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晉江藝達木雕美術有限公司,開啟了一次“文化之旅”。
“什么東西這么香???”一下車,空氣里就飄來一陣陣的香氣。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小記者循著香氣來到了生產車間,原來是樟木散發的味道。在這里,小記者見識了粗壯的原木,了解了木雕的制作流程,對木雕制作也更增加了幾分興趣。
車間二樓,幾十名工人師傅正在做雕刻,每個師傅面前都有一堆的雕刻工具,他們熟練、快速地使用,看得小記者們都傻了眼?!半m然先在木頭上面貼了圖紙,但圖紙是平面的,師傅卻要雕刻出立體的效果,應該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庇篮臀骺有W小記者林雅玲頗為認真,和一名有著10多年雕刻經驗的師傅聊著天,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三樓、四樓則是產品和工藝品展廳。如果說,小記者對三樓的家具等產品還不“感冒”,四樓的工藝品則讓大家興奮了。撫摸著1.5米高的笑佛,蔡丹瀅等小記者不禁連稱“真好看”。根雕作品《走向成功》“迷惑”了不少小記者,這件大塊頭的作品上面有6頭惟妙惟肖的大象,還有樹、山等,大家以為這是多塊木頭拼接的,哪知卻是一塊上百年的緬甸花梨木雕刻而成。
看了那么多精美的木雕,小記者對木雕的作者也愈發好奇,到底是哪位心靈手巧的人物,能讓木頭煥發如此的生命力?“我10多歲就開始做學徒,跟著師傅學木雕,做出一件好作品時,心情會非常高興,就好比你們考試取得好成績?!睍x江藝達木雕美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工藝美術大師鄭銀聘一臉笑容,向小記者介紹潘山木雕的歷史,以及自己的雕刻人生。
兩頭憨態可掬的小豬,圍著一個老婦人,老婦人的臉上露出期待的微笑。這是鄭銀聘的一件木雕作品,名字就叫《養豬》?!澳銈兛吹枚@件作品嗎?”鄭銀聘笑著問小記者。“看得懂,不就是養豬嗎?”小記者回答?!斑@可不是那么簡單的,相信你們的爸爸媽媽更能體會其中的意思。”鄭銀聘告訴小記者,以前條件艱苦,普通人家每年就靠養豬積攢一點錢,大豬賣了,買2頭小豬,余下的錢再存起來,用來做“眠床”、建房子、娶媳婦等。
聽了鄭銀聘的講解,高登小學小記者鄧常春使勁點了點頭,原來木雕還會“說話”了,隱藏著過去的風情、習俗,這里面的學問可不少。
鄭銀聘說,木雕是老祖宗傳下的好東西,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傳承下去,他希望有興趣的小記者以后可以往這方面發展,也歡迎小記者常到公司參觀,感受木雕之美。(記者_陳海勇 董嚴軍文圖)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净謴驼=虒W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