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滬中心小記者 品味“舌尖上的家鄉”
晉江新聞網3月31日訊 近日,深滬中心小學20多名小記者來到深滬東安菜市場,開展了“走進深滬小吃”專題采訪,品味“舌尖上的深滬”。
關鍵詞:魚丸
菜場角落一個買魚丸的老奶奶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我們快步走過去,大膽提問:“奶奶,我們是晉江經濟報的小記者,采訪一下您可以嗎?”老奶奶微笑地說:“可以啊!”我們拿出準備好的問題,“這種魚丸是怎樣做出來的?”奶奶說:“有的是用機器,有的是用手工做的。”我們又問了好幾個問題,奶奶都很熱情很配合,讓我們了解了不少魚丸的知識。
而在王義魚丸店,我們和老板叔叔也進行了交流———“魚丸是人工做的好吃,還是機器做的好吃?”“這里的生意好不好呢?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每天最多有多少顧客?”我們一口氣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叔叔耐心地一一回答。他說,店里的生意不錯,每天賣出的魚丸很多很多,客人一批接一批,有時做的魚丸都不夠賣。說著,叔叔撈出幾個“拳頭母”熱情地招待我們,我們爭先恐后地搶。嗯,家鄉的小吃味道果然贊!
關鍵詞:潤餅
大家都知道,深滬小吃非常出名,特別是到下午,從四面八方來的吃客擠滿了整個菜市場。到達菜市場時,各式各樣的小吃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蚵仔煎、拳頭母、雞卷、牛肉羹、水丸、菜包果、蚵嗲、潤餅卷等的香味陣陣地鉆進我的鼻子。
我們這一小組重點采訪了潤餅卷攤。一到攤前,就發現桌上擺著各種各樣的原材料:豆干、雞蛋、紅蘿卜、豆芽、海苔、豌豆、花生、肉片、白糖、菜和潤餅皮。
同伴碰了我一下,我才回過神來。我笑著問:“這些都是包潤餅卷的材料嗎?”“是的!”老板娘邊包著潤餅卷,邊親切地和我們聊起來。“那賣潤餅卷要注意些什么?”我們繼續問道。她認真地說:“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食物的新鮮和衛生,讓顧客吃到滿意、放心的潤餅卷。”聽后,我們不由對這位外表并不起眼的老板娘豎起大拇指!“你一天能賣出幾卷?”“三四百卷!”“這么多!”聽到老板娘的回答,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喊了出來……(小記者_吳梓赫 鄭穎 陳偉圣 指導老師_吳達佳 陳曉顏 吳曼涼 指導記者_陳海勇)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