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感受春的氣息 30個小記者家庭走進綠洲公園

行走在綠蔭之下,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聆聽著專業的講解,我們身心舒暢。這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令人回味無窮。活動的最后,我們每位小記者都認養盆栽,我領到了一盆綠油油的碧玉。手捧這份綠,我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今天我不僅認識了許多園林植物,還了解了它們的生長習性,更收獲了歡聲笑語。(小記者 顏勁祺)
一片花海被我瞧見了。咦?怎么有那么多蝴蝶呢?哦,原來是蝴蝶蘭啊!它紫藍紫藍的,讓人看了舒服。還有金黃金黃的金盞菊,鮮艷的一串紅……而最讓我欣賞的還是杜鵑花,花瓣呈紫紅色,中間有幾根花柱。(小記者 陳鍶宇)
今天綠洲公園之行,講解員哥哥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各種花名、樹名、生長習性和許多花期知識,讓我對許多綠植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真是受益匪淺啊!(小記者 吳志偉)
三月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小記者在徐詩杰大哥哥的帶領下,走進春意濃濃的綠洲公園賞花識草。有旅人蕉,它生長在荒漠,如果游人找不到水喝,它的根木可以提供水;有木棉樹,它高大雄偉,又叫英雄樹。徐哥哥告訴我們,把木棉樹結的果扒開,有白白的棉絮,在以前用來做棉被枕頭用。(小記者 施佳宜)
綠洲公園里景色宜人,在這個好時節,我們走進綠洲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有木棉樹、美人樹、白千層、紅絨球、面條樹、串錢柳、杜鵑花等。白千層因為樹干是白的,像一層一層的紙而得名;更有意思的是紅絨球,它在進入花期時會結成一個個小紅球,更神奇的是它是一種感光植物,葉子到了晚上會像含羞草一樣合起來;最有趣的要數面條樹,樹上會結出長長的綠“面條”,看了真想摘一串回家試試什么味道。(小記者 王啟文)
我最喜歡的是串錢柳。枝條柔軟下垂,有如垂柳,原產于澳洲,引進臺灣后,有人依其樹形稱為西洋柳。串錢柳是桃金娘科紅千層屬的常綠小喬木,花朵為紅色,紅絲很長,圍成一圈圈的長串花朵。串錢柳每年三月進入花期,每棵樹上綻放出數十個紅色花朵,好像一個個紅色奶瓶刷掛在樹上,柔軟的枝條迎風搖曳,婀娜多姿,鮮紅的花瓣襯托綠葉,美艷醒目。(小記者 朱詩嫻)
這次小記者活動,讓我感觸極深、受益匪淺:原來一棵普通的樹蘊含著這么多知識,同時也讓我認識了許多不認識的花草樹木,比如:三角梅、旅人蕉、木棉樹、柳葉榕、紫薇、夾竹桃、串錢柳、大紅花、銅錢草、一串紅、九里香……這次的活動給我上了一堂生物課,今天真有趣!(小記者 莊琪琪)
一棵棵小樹萌發新芽,一朵朵小花風中搖曳,讓我感到無比興奮。紅的、紫的、黃的……各種各樣的花看得我眼花繚亂,桑樹、菩提樹、大榕樹、小榕樹屹立在碧綠的草地上,垂柳在河面上蕩漾,一切都是那樣美好。綠洲公園啊!你像那春的使者,向每一個來到的人訴說:春來了,春來了!(小記者 李曉棋)
小記者感言
花絮
女人蕉?不,是旅人蕉!
小葉欖仁、花葉良姜、串錢柳、落羽杉……小記者們聽了解說員徐哥哥的介紹,認識了不少平常沒聽過的植物,并一一記在本子上。一路下來,小記者蘇佳琳已經寫滿了整整兩頁紙,“植物的習性、特點我都沒落下。”
“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植物呢?”徐哥哥話音剛落,就有小記者搶答:“我知道,是芭蕉!”徐哥哥笑了笑說:“不對,這是旅人蕉。”很多小記者在本子上寫下“女人蕉”三個字,還好被徐哥哥發現了,及時更正了大家的錯誤:“是旅游的旅哦。”接著,徐哥哥介紹了“旅人蕉”的由來。旅人蕉屬熱帶植物,每個葉柄底部都有一個酷似大湯匙的“貯水器”,可以貯藏好幾斤水,只要在這個位置劃開一個小口子,就像打開了水龍頭,清涼甘甜的泉水立刻涌出,可供沙漠里的旅行者開懷暢飲、消暑解渴,所以,旅人蕉又稱“旅行家樹”、“水樹”、“沙漠甘泉”、“救命之樹”等。
這次與春天約會,小記者們對一些常見的植物也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三角梅的“花瓣”其實是它的葉子;紅絨球也有“生物鐘”,到了傍晚,它的葉片會羞澀地閉合起來……“大自然實在是太奇妙了,總是讓人意想不到!”小記者陳馨怡感嘆道。
家長也當“好學生”
“看過《還珠格格》嗎?大家知道里面有個紫薇,我們眼前這棵樹就是紫薇樹。”“原來這就是‘紫薇’啊!”回答的可不是小記者,而是家長們,一說到《還珠格格》,他們立刻有了共鳴。“怎么紫薇樹只有幾片葉子呢?”小記者鄭穎的媽媽問道。“紫薇樹在每年的夏秋季開花,到時候會非常漂亮,值得一看。”原來,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夏天的時候我們再來綠洲公園看紫薇樹吧!”家長們迫不及待地想一睹“紫薇”的芳容。
這次來綠洲公園,家長們也當了一回學生。小記者胡煒彤的媽媽說:“我們是跟著孩子來學習的,邊散步邊看美麗的風景,真不錯。”看到長在湖邊的銅錢草,胡媽媽有些驚訝:“我家里也有銅錢草,可是很小,原來可以長成這么一大朵啊。”
有的家長則充當起了孩子的助手。小記者施佳宜邊聽介紹邊觀察植物,她的媽媽在一旁認真地記著筆記,“我幫她記筆記,她觀察每種植物的外觀特點,這樣回家后能看著筆記記得更牢。”小記者王海潤的媽媽則有另一種辦法,她用相機拍下每種植物,回家后海潤也能看,“他認的字還不多,記得也比較慢,所以我就拍下來,回家再復習一下,記不住的就上網查。”
小記者顏勁祺“問題多”
手拿筆記本,緊跟徐哥哥,一路觀察一路記錄,小記者們的架勢越來越專業。聽完徐哥哥的介紹后,小記者們終于等到了提問環節,他們將問題一一拋出。其中,小記者顏勁祺的問題更是如“連珠炮”一般。
“這是什么樹?它有什么功效嗎?種植這種樹要注意什么呢?”還好徐哥哥是有備而來,沒被問倒。不過,顏勁祺并沒有就此“松口”。“我剛才看到一棵桑樹,為什么跟平常看到的不一樣呢?”徐哥哥回答說,那棵桑樹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生長,長到一定的高度后又往橫向發展,所以就像彎腰一樣。
參觀結束后,每位小記者都認養了盆栽,高興地和爸媽一道回家了。只有顏勁祺拿著自己的盆栽,又拋出一連串問題給徐哥哥,“多久澆一次水呢?要澆多少水才夠呢?需不需要經常曬太陽?”看來,他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想把植物呵護好,就連工作人員也夸獎他:“表現得真棒!”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