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旁的小身影 西隅小記者走進家家樂鞋業

晉江新聞網12月25日訊 “拖鞋的原材料是什么?”“拖鞋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12月20日下午,安海西隅小學小記者們帶著期待與好奇的心情,走進位于內坑鎮東村的家家樂鞋業制造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拖鞋的生產過程。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整個過程,蔡廠長帶著我們走進參觀的第一站———制作鞋底的“秘密基地”。走進車間,里面的機器整齊有序,大家被眼前緊張有序的勞動氛圍所感染,圍成一圈,仔細聽蔡廠長講解。原來拖鞋的原料是一顆顆以石油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料米。經過調色的料米進入設備后,再經過鑄塑模具高溫壓燙鑄出來,一雙雙顏色鮮艷的鞋底便神奇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接下來小記者來到第二站———流水線車間。這里,叔叔阿姨們在鞋底的腳跟位置黏上一個個小墊子。這不,有了這一裝飾,拖鞋防滑又精致!走進踩帶車間,只見叔叔阿姨們手腳并用,動作嫻熟,像是表演“特技”似的,拿起鞋面擱在鞋底上,左右各按幾下,幾秒鐘的工夫,一個個鞋底就有了鞋面,速度之快,讓小記者們目瞪口呆。據介紹,這些叔叔阿姨們一個人每天可以加工3000個左右的鞋面呢!
鞋底有了鞋面,拖鞋的制作完成了嗎?不,還沒呢。拖鞋還得經過最后一段旅程———走上流水線,為它們掛上商標、包裝、分碼裝箱。看到流水線旁叔叔阿姨們忙碌的身影,小記者們個個躍躍欲試,都想“幫幫忙”。李經理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同意讓大家體驗一把。一聽到這個消息,小記者興高采烈地在流水線上忙開了:看!“上游”的小記者們忙著將剛送上流水線的拖鞋左腳右腳區分開來一對對擺好;“中游”的小記者們也忙得不亦樂乎,拿著李經理發的商標,向身旁的阿姨們請教,一絲不茍地將商標掛上拖鞋;那“下游”的小記者們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們在為一雙雙包裝好的拖鞋“助力”,輕輕一推,讓它們沿著流水線“滑”入盡頭的塑料框里。小記者林晨晞說大家像“一隊訓練有素的軍人,一個一個接力傳拖鞋,太有趣了”!小記者張羿更是將其戲稱為“打保齡球”。
結束參觀,小記者趙雯靜開心地說道:“今天我們見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不僅了解到拖鞋的制造流程,還得到了一雙漂亮的拖鞋,真是開心極了!"(指導老師_林曉瑜 黃穎詩 指導記者_張之杰)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