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 多彩生活 晉江舉行校本課程建設現場會

晉江新聞網12月19日訊 校本課程是學生汲取知識、增長本領的園地,它既體現辦學者的思想,也表達著求學者的追求。那么,對學校而言,應該如何打造適宜學生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呢?近日,由晉江市教育局主辦的小學校本課程建設現場會在晉江市實驗小學舉行,來自全市各教委(育)辦,以及中心小學的負責人齊聚實小,體驗了一次多彩的校園文化之旅。
紅磚圍、綠竹林、古大厝、小石埕……活動當天,晉江實小將校園裝扮得極具閩南特色,讓與會人員如同走進家鄉的紅磚古厝之中。正行間,一陣清雅的南音演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十幾位同學正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南音演唱(如下圖)。
“通過校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們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多樣化的課程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在學習中發現了自己的特長。你看這些同學,他們表現得多自信啊!”站在一旁欣賞表演的安海中心小學校長陳海蓉表示。
這邊南音演唱寧靜清雅,那邊的掌中木偶戲可是熱鬧非凡。李榕榕、莊星怡等幾位同學為大家聯手獻上了一出名為《蚊趣》的木偶戲。李榕榕告訴記者,自打她第一次接觸木偶后,她就對這項傳統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不僅學表演,還會跟著老師學習制作木偶。平時在家沒事的時候,我也會拿出自己的木偶玩一會兒,挺有意思的。”
“這場現場會對于其他學校而言,起到了拓寬思路的作用。照搬這里的做法肯定不行,而且也不實際,但大家可以在遵循學生成長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發有自己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安海教委辦副主任朱曉達表示。
據晉江實驗小學校長傅彩虹介紹道,晉江實小立足國際視野,從尊重每個生命個體成長的獨特性出發,在開齊上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創建了多樣的學生成長課程體系。該校校本課程針對學生成長的三個階段進行設置,即“人之本———關注人的健康”“人之韻———致力人的內涵”“人之詣———實現人的發展”,目前共開發出七大領域30多門課程,其中該校自主編輯了20多套校本課教材。(記者_張之杰 王家煜 文圖)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