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校園悄現“詛咒卡” 心理老師提醒“百害無一利”

晉江新聞網12月2日訊 同學之間有矛盾,該怎么辦?羅山軍民小學五年級學生小琦這樣解決———她會秘密傳給同學一張“校園詛咒卡”,“詛咒”同學上廁所沒有紙,或者一上網就掉線。據了解,這樣的“校園詛咒卡”最近出現在晉江不少小學,成為學生們的熱門玩意。
熱銷:
一周賣出近100盒
“我詛咒xxx被老師罵成這樣”“我詛咒xxx長痘痘長成這樣”……普通名片大小的卡片上,每一句不同的咒語都有相對應的漫畫人物形象。卡片背后則附有一則“爆笑校園”小笑話。
“我們班混‘fashion’界(注:時尚)的都在玩,這可是我最先引進的哦,不過我們也是瞞著老師偷偷玩的。”近日,小琦有些得意地向記者展示“校園詛咒卡”。兩周前,小琦到文具店買筆芯,偶然發現了“校園詛咒卡”,她覺得應該挺好玩的,就買了一包。
“班上有個同學小麟,經常欺負我,我前些天偷偷把一張詛咒卡放他書包里,真解氣啊。”小琦說。
小琦的好朋友小晴看到“校園詛咒卡”,也覺得有意思,跟著買了一包。不過,她沒有像小琦那樣濫發,至今只用了一張。“有個同學幾天不刷牙,還一直要跟我說話。我就偷偷地詛咒他的牙齒變成尖的,不過我沒有把卡片放他書包。”小晴說,她只是想發泄一下不滿就好了。
近日,記者來到晉江第二實驗小學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店里就有賣“校園詛咒卡”。
“校園詛咒卡”一大盒共有36小包,每小包有18張不同咒語的卡片,一包售價1元。“這種卡很好賣的,一放學就有很多學生搶著要,現在是我們店里最暢銷的玩具了。”店老板告訴記者,一周前有學生拿著這種卡片到他店里,說這種卡片很好玩,要他也進貨來賣。短短的一周,店里已賣出將近100盒“校園詛咒卡”,有的學生一下子買了六七盒。
隱憂:
詛咒會產生負能量
“校園詛咒卡”外包裝上寫明這種卡片的功能是“可以緩解不開心情緒,刺激創造靈感”,適用人群為“長期處于高壓狀態者、無節操無下限樂于毀三觀者、熱愛重口味者、不開心者、喜歡設計奇葩造型者”。對此,家長和老師又是怎么看的呢?
“這是孩子之間的一種游戲,我覺得不是很惡劣,算是惡作劇吧,也是發泄不良情緒的一種方式,但也不應該推廣,畢竟不是很正面的東西。”軍民小學學生家長李女士說。
在采訪中,老師們則表達了更多的擔憂。陳埭龍林中心小學副校長陳秀真覺得,“校園詛咒卡”太惡毒了,學校需要傳遞更多的正能量,必須制止“詛咒卡”在校園的流通,扼止消極的“幸災樂禍”觀念的傳播。同時,她認為學校老師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明白這種充滿報復和仇恨心態的“詛咒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心理老師:百害無一利
“這種卡片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得心認為,學生使用“校園詛咒卡”,可能是因為與某個小伙伴產生沖突,引發不良情緒,又得不到宣泄而選擇的一種途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但這不是合理的宣泄方式。
“可能更多的學生是看著別人玩,覺得好玩所以也跟著玩。但是,當他拿到這種卡片,看到卡片內容的時候,不良的心理暗示已經產生。”肖得心說,“校園詛咒卡”對學生來說是百害無一利的,學生在使用這種卡片的時候內心涌動的是不良的情緒,或者是憤怒,或者是妒忌,或者是悲傷,還未詛咒別人自己先被自己傷害了。與此同時,運用這種方式來宣泄情緒也可能產生回避行為,放棄了可能改善伙伴關系的積極行為。此外,詛咒會產生強大的負能量,不利于學生積極陽光心態的形成。學生合理的宣泄方法有許多種,比如運動,唱歌,聽音樂,聊天等。
肖得心建議,需要釋放壓力的學生平日里可以多參加校園活動,多與老師同學聊天,要明白只有合理的宣泄方式,才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長。(記者_陳海勇 蔡紅亮 董嚴軍 文圖)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