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遠學校高一年段“起好步”
秋季學期,泉州中遠學校校長王延興動員全體老師根據校情、學情,努力探索適合學校實際的教育教學之路,以促進學校發展、滿足教育需求。高一年段老師經過認真研討后一致認為: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即個性化教育,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種教育方能成就孩子的今天和明天。
每個學生的稟賦和興趣不盡相同,每個學生的現實基礎以及未來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這在中遠學校尤為明顯。高一新生入學成績相差200余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入學成績不理想,普遍基礎薄弱。如何能繼續在高考中保持“低進高出”,如何能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如何能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
高一年年段長楊俊健認為,成功的教育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能夠感受成功、品味快樂。受教者是在享受教育的過程和結果,而且受教者在某一方面的成功能進而促進其他方面的成功。因此創設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既是迫切而現實的問題,也是實現教育目的彰顯教育魅力之必須。
“個性化教育,即以受教者為中心,尊重差異,以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要為出發點,關注每個學生獨特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訂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轉變教育方式,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要,致力于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以達到預期教育效果的教育。”這是一些教育專家的理論共識。一方面社會需要多樣化人才,另一方面受教者需要多元化發展。
基于這樣的關注、認知和反思,又有學校領導的要求和鞭策,更有福師大、北京東方教育研究院等名校、名專家的駐校指導,高一年段這學期進行全面的嘗試,用兩星期的時間對每個學生充分摸底,同家長深入溝通,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加入各個興趣小組或興趣班。
為此,學校專門開設了音樂、美術、舞蹈、武術、籃球、乒乓球、書法、播音、攝影、動漫等興趣小組和興趣班;把圖書打包送到班級,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的利用率;進行師生、生生結對子的幫輔措施,加強師生、生生的良性互動;改變單一固化的評價模式,形成動態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從而落實養成教育。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能充分顯示和發揮自己的特長天賦素質,找到自我表現的領域,打開眼界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激情學習;教師能重視和發掘學生的潛力和動因需求,給他們創設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楊俊健說,以學生為中心,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天才;你給學生一個機會,他會還你一個奇跡。(通訊員_徐華 記者_陳海勇)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