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教育小記者快樂采風

晉江新聞網10月30日訊 上周六,麥田教育小記者來到內坑鎮加塘村,看望生病的古樹群,走訪古厝,這里的一樹一木、一磚一瓦都提醒著我們要保護環境,珍惜大自然,也要愛護古厝,保護歷史悠久的古厝文化。
看古樹
傾聽古樹心聲
在到內坑鎮加塘村古樹群之前,我十分憧憬,腦海中浮現了這樣一個畫面:微風習習,我們站在古樹下,抬頭遠望,一棵棵樹高大挺拔,像一把把撐開的大傘;樹間活躍著好多鳥,有的在飛行,有的在追逐打鬧,有的在一展歌喉,有的在筑巢,真的是鳥的天堂啊!
但走近古樹群時,我們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古樹群只剩下稀稀疏疏的二十幾棵,地上的垃圾隨處可見,河水被污染了,這里已經沒有鳥兒在歌唱。在村里執教多年的張老師告訴我們,新中國成立初期,當時的古樹群有40多棵樹,村里的小孩爬上第一棵樹后,可以順著樹枝走,從最后一棵樹上下來。
“這里除了有大榕樹之外,還有黃連木、秋楓等,樹齡最長的距今已有400多年了。”張老師說,這些樹種樹齡長又分布集中,在晉江是十分稀有的。數百年來,這些樹一直在保護著加塘村村民。“加塘村地勢比較低,過去經常出現水災、風災,這些樹形成了‘天然屏障’,可以防風固堤。”
張老師說,由于缺乏保護,已有幾棵古樹死亡,而上個月還被人盜砍了一棵,只剩下樹樁。我們聽了很難過:“古樹的身上傷痕累累,它們一定很痛。”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古樹造福人,人人護古樹,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古樹與新樹吧!
訪古厝
聽村民講過去的事情
過去,因為有一大片古樹群,加塘村的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不少人住在了古樹群附近。這里也許是情侶愛情的見證;也許是村民們兒時的記憶;也許是傷心者傾訴的地方……這里,一定流傳著不少故事。
帶著好奇,我們來到了古樹群附近的一座古厝。村里的姚老伯告訴我們,這座古厝的建筑風格中西結合,號稱是當時泉州南門外最氣派的建筑。遠遠望去,這座古厝十分精美,屋檐下還鑲著人物和故事場景的瓷像,可以想象出當年的風光景象。我們從古厝側門進去,眼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古厝內雜草叢生,廢舊的家具隨意擺放,積滿了灰塵。聽村民說這家人有的出國,有的搬走了,“這座古厝里有很多有歷史價值的東西都被偷走了。太可惜了!”
聽完這些,我不禁想:“如果這座古厝漸漸荒廢,那以后還有人記得這些故事,記得這段風光的歷史嗎?”(小記者_李錚 謝鴻坤 文圖 指導記者_歐陽霆 秦越 指導老師_姚重新)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