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wegw"><source id="qwegw"></source></li>
  • <button id="qwegw"><input id="qwegw"></input></button>
    <code id="qwegw"><tr id="qwegw"></tr></code>
    <li id="qwegw"></li>
  • 您當前所在位置:晉江新聞網>>教育頻道>> 校園新聞 >>正文

    期初第一場充電

    www.527704.com  2013-08-30 15:54  來源:青陽教育信息網
      

      期初第一場充電

      ——聽林文瑞教授講座有感

      中和中心小學 許美麗

      林文瑞老師是福建教育學院研修部的教授,他給我們傳授的一個知識是教研論文的寫作問題。對于許多老師來說,寫論文就像是個燙手的山芋一樣,一說寫論文頭就大。受益多多的就是林教授給我們指出了提高論文寫作能力的途徑:1.要學習;2.要當個有心人;3.要有興趣‘4.要有毅力;5.要多修改;6.數量和質量的關系;7.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些途徑讓我想到了我們在引導學生寫作,我們平時何嘗不是這樣引導學生呢?所以說寫作文與寫論文還是有相似之處。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懂得這樣對學生說,那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呢。

      “終身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一。沒有學習哪來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學習哪來知識的積淀。厚積才能薄發,要學好論文更離不開學習。有學習就要有所積累。平時該如何去學習積累呢?

      一、多讀。廣泛閱讀是我們增進自身積累的重要途徑。我們不僅應該閱讀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書籍,以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增強自己的問題意識,還要經常閱讀學科教學方面的專業期刊,了解學科教學研究的現狀,把握學科教學研究的動向,關注并收集學科教研中的新觀點、新材料,博采眾長,為己所用。

      二、多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老師實現自我積累的重要條件。老師應努力養成對具體的教育教學事件、問題、現象、困惑等自覺進行思考的習慣,致力于探求前因后果、總結經驗教訓。這不僅是促進教師的自我積累、不斷提高教學教育水平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不斷提高教研能力的必由之路。有思考才會有發現,基于自己的思考與發現而撰寫的文章,才可能是內涵豐富、有生命力的文章。

      三、多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老師應把自己在閱讀和思考過程中的“偶有所得”、“靈光一現”及時記錄下來。因為我們記錄下來的任何一個片段,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撰寫某篇論文的“引子”,也有可能成為我們撰寫某篇文章的重要素材。其實,它們正是一顆一顆的珍珠,但珍珠多了,我們才有可能把它們串聯成一串串美麗的珍珠項鏈。

    標簽:
    責任編輯:孫麗娟 孫麗娟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如皋市| 义乌市| 镇原县| 九龙坡区| 湘西| 平邑县| 福建省| 郓城县| 瑞金市| 清水河县| 盐城市| 芷江| 新安县| 民和| 大城县| 合川市| 大庆市| 得荣县| 平陆县| 阿巴嘎旗| 涟源市| 若尔盖县| 疏勒县| 阿坝县| 德钦县| 乐陵市| 英超| 鲁甸县| 怀宁县| 连南| 东乌珠穆沁旗| 扶沟县| 曲松县| 临武县| 屯昌县| 阜新市| 高雄市| 临夏市| 聊城市|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