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 家長怎么辦
彤彤今年4歲了,平時比較文靜內向,但表達能力還不錯,有什么事情都會跟父母說。上周日晚上,彤彤的爸爸媽媽帶著她去晉江SM廣場二樓參加一場暑期兒童活動。
回家之后,媽媽許女士準備給女兒洗澡,卻發現她的雙腿各被咬了一大塊,兩排紅紅的牙印清晰可見,就快要滲出血絲。“這到底怎么回事?我和她爸爸完全不知情!”寶貝女兒被欺負了,這讓她很生氣,又心疼不已。
一問彤彤才知道,在當晚活動過程中,父母有一會兒剛好不在身邊,她就被一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給咬了。當時彤彤并沒有向爸媽告狀,也沒有哭鬧。
“我這幾天在反思,彤彤為什么被欺負了卻不告訴我,是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問題嗎?我應該怎么做?”許女士很困惑。
若家中的小寶寶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家長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動攻擊,還是當“羊”默默忍受?對此,記者采訪了一些小孩的父母。
“還手”派:霸道一點才不會被欺負
池店鎮池店村的李女士有個5歲的兒子。“他剛上幼兒園時,有一次被欺負,腳都被小朋友踢烏青了。回家后我知道了,我教他還手,嘿嘿。”李女士說,看到兒子的腳成那樣了,特別心疼。“我就跟他說,以后如果小朋友先打你,你就還手揍他,但不能先打小朋友。”
陳埭洋埭村黃女士的寶貝兒子志偉3歲了,明年準備上幼兒園。她坦言,近幾年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案,很大程度反映了孩子懦弱非常危險的事實。“所以我支持還手。忍讓會讓孩子處于被動。”她覺得,孩子“霸道”一點,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
“忍讓”派:不能讓孩子“以暴制暴”
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挨過別的孩子打,雖然很多家長認為應該教孩子“還手反擊”,但也有一些家長認為不應該教孩子“以暴制暴”。
家住青陽曾井社區的吳先生女兒已經6歲了。“我不支持‘以牙還牙’的做法,我教她要‘先禮后兵’。”他說,孩子如果被欺負了,應該先警告對方,然后告訴老師,實在不行就只能強硬起來,“以牙還牙”了。
他女兒以前被人欺負過一次,雖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還是告訴女兒,以后要是被欺負,要告訴那個欺負她的小朋友:“不是我怕你,只是老師叫我不可以打架,再惹我我會還手的。”這之后就再也沒聽她說過誰欺負她了。
他覺得,教孩子采用“暴力”方式去保護自己,是不對的,也是不文明的。
“我認為孩子不‘還手’不一定就是懦弱,而是善良的表現。”家住竹園小區的林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她說,動手解決不了問題,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寶貝,傷了誰都不好。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