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科學喂養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誕生在這個奇妙的世界,媽媽是他最最重要的保護人,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無私地傾注在寶寶身上,但是媽媽也是個新手,如何把寶寶照顧得更好呢?下面,是護理專家、營養專家們為媽媽們總結出來的寶寶護理秘籍,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母乳為主常曬太陽
(1~3個月的寶寶)
經過一個月的成長,吮吸能力得以增強,對母體外的世界也逐漸適應,喂養方面比初生期會順利很多。這個時期的寶寶喂養,母親奶水充足,哺乳次數穩定的話,寶寶一般是每周增重150~200克,若每周體重增加不足100克,則說明母乳不夠,需要適當增喂牛奶。喂牛奶時間應安排在母親下奶最少時,每次120毫升為宜。用牛奶喂養,不要過量,以免加重水化器官的負擔。有專家介紹,出生時體重為3~3.5千克此期間的寶寶每天牛奶量要控制在600~800毫升,分7次,每次不能超過150毫升,否則會加重腎臟和消化器官負擔。如寶寶依舊沒有吃飽,則可讓寶寶再喝30毫升的加糖或蜂蜜的白開水。寶寶一個月后,要注意預防佝僂病,要常常帶寶寶到室外曬太陽,同時每天給寶寶加一滴維生素D。
母乳為主 添加輔食
(3~5個月的寶寶)
寶寶的唾液腺分泌逐漸加強,對谷類食物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喜歡吃乳類以外的食品了。這個時候營養專家依舊主張母乳喂養,配合牛奶,同時可以增加菜泥、胡蘿卜泥、果醬等輔食補充維生素。
增加奶量 添加面食
(5~7個月寶寶)
這時開始,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有興趣,這時應該適當給寶寶增加牛奶的喂食量,以牛奶喂養為主的寶寶每天牛奶食入量不要超1000毫升,這期間,寶寶開始長乳牙,可以添加粗顆粒食物及魚泥、全蛋、豬肝泥等食物來補鐵和蛋白質,也可以給寶寶喝稀飯、面條。
減少奶量 多食輔食
(7~9個月寶寶)
這時的寶寶已經開始長乳牙,舌頭也有攪拌食物的功能,此時還可以繼續吃母乳或牛奶,但是母乳和牛奶中所含營養已不能滿足寶寶需求,這時要增加米和面的進食量及動物血等。
多食硬食 補充水果
(9~11個月的寶寶)
這時的寶寶已經長出四顆牙,消化能力日漸加強,這時可以完全斷母乳,牛奶喂養的寶寶要保證每天攝入牛奶量為500毫克,適當增加輔食的量。增加餅干、烤饅頭等點心,補充水果。
可以斷奶 以谷類為主食
(11~12個月寶寶)
這時期的寶寶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斷奶,可用谷類食物成為寶寶的主食乳,這時寶寶的食物要以米、面為主,同時搭配動物食品。不要再以母乳、牛乳為主食,多進食動物食品和蔬菜及豆制品。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