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今年教育工作要點出爐 公辦園將增3萬個學位
核心提示
2013年泉州市教育工作要點日前出臺,我市明確提出,今年將改、擴建公辦幼兒園77所,新增學位額達2萬位,新增農村小學或教學點的附屬幼兒班342個,新增學位額達1萬個;實施城鎮中小學校擴容改造工程,新增學位額1萬個;加快東海片區、城東片區和江南片區新校區建設。
新改建公辦幼兒園77所
辦好學前教育依然是今年教育的重頭戲,繼續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全市計劃投入4億多元,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77所,新增公辦園面積20多萬平方米,新增學位額達2萬位,其中有30個項目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個項目市級補助資金50萬元;計劃投入近3000萬元,新增農村小學或教學點附屬幼兒班342個,新增學位額達1萬個。
全面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把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項目實施納入學前教育專項督導檢查范圍,加強指導、督促和問責。在實現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1所公辦幼兒園目標的同時,大力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辦學。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幼兒園的市、縣、鎮三級教研網絡,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質量。
城鎮中小學新增1萬個學位
義務教育階段繼續推進均衡發展,讓更多的學子享受優質教育。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均衡區域內師資配置。鼓勵優質學校在城鄉之間組建教育集團,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快標準化學校創建步伐,全年新增標準化學校120所(中學20所、小學100所)。加快東海片區、城東片區和江南片區新校區建設。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和城鎮中小學擴容工程,計劃投入1.33億元,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項目68個,校舍面積10.4萬平方米、圍墻和護坡各4萬立方米;計劃投入6500萬元,對城鎮中小學校擴容改造建設,新增學位額1萬個。加強校車安全管理,計劃完成更換非專用校車257部,購買國標專用校車132部。
學生體質如持續下降
評優評先“一票否決”
今年,我市將全面普查學校體育基本設施和師資隊伍的現狀,編制出臺《加強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實施好體育課程和大課間活動,加快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健全學校體育風險管理體系,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建立學校體育工作專項督導制度,定期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專項督導,并向社會公告督導評估結果。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閩南文化進校園”,組織好“南少林五祖健身操”會操比賽。
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建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舉報、公告和問責制度。嚴格執行學生在校活動總量有關規定,學生在校時間、課程計劃、學生活動安排向社會和學生家長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和媒體的監督。合理控制學生作業量和作業時間,為學生留有自主活動時間。規范社會教育機構辦學行為和教輔市場,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為根本,探索“輕負高效”的途徑和方法。
建設一批技能工學教室
在全面實施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的同時,我市將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通過政府統籌、行業支持、教產聯動,集中力量推進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一批“技能教室”、“工學教室”。加強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中職學校數字化仿真實訓教室建設。
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支持華僑大學工學院和科學技術研究院、泉州師院、黎明職業大學、泉州幼高專、安溪茶學院等院校新(擴)建項目建設。整合優化高等教育資源,支持泉州幼高專建設福建省南片區幼兒教師培訓基地和申報福建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做好永春師范并入泉州幼高專工作;推動泉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籌)加快建設并接受省里正式建校評估。
- 校園貸進入監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校基本恢復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莊垂生鎮長到紫峰中學現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