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中新財經3月3日電 近日,威馬宣布,自3月1日起,對部分車型售價將進行上調,幅度為3000-4000元,排產計劃也將隨后逐步調整。
對此,中新財經與威馬方面進行聯系,對方表示由于零部件價格上漲和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原因,對部分車型價格進行調整。
據悉,自2022年以來,包括比亞迪、大眾、特斯拉等多家車企都已對所售新能源車型價格進行上調,幅度大多在3000-6000元左右,也有部分高端車型上調幅度較高,達兩萬元左右。
從2021年以來,各大車企面臨成本壓力與日俱增,缺“芯”少“電”的現象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已從2021年初的每噸5萬元,漲到了每噸50萬元,漲幅超過900%。而部分車規級芯片,也從幾十元漲到數千元,身價超過百倍。
實際上,缺“芯”少“電”的問題也導致了部分車企減產停產。歐拉品牌CEO董玉東在回應旗下黑貓和白貓車型停止接收訂單時就表示:“在2022年原材料大幅上漲后,部分車型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黑貓單臺虧損超萬元。”(完)
(葛成)
2022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022-03-01 | |
新能源車“升溫”換購率看漲 2022-03-01 | |
千億元充電樁市場何以賺不到錢 2022-03-01 | |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加速“出海” 2022-03-01 | |
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202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