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4日電 3日,恒馳汽車冬季標定測試在中汽研牙克石測試基地正式啟動。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10輛恒馳汽車同時在復雜冰雪路況下開始測試。
本次測試是為全面檢驗恒馳在極寒環境下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性,此次為期三周的測試,項目包括整車動力性能冬季標定、三電性能冬季測試、電池熱管理系統冬季標定、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冬季標定、底盤冬季測試、整車環境適應性及可靠性測試和電子電器冬季測試等。
眾所周知,新車在量產問世前需要經過一系列嚴苛試驗,模擬用戶在極端環境下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其中冬季測試被視為新車量產前的關鍵節點。
在此之前,恒馳已經在德國、瑞典、奧地利進行了底盤行駛動力學、制動性能、轉向性能、動力性能、高壓架構及安全、電池包熱失控防護、智能座艙模擬仿真、自動駕駛虛擬驗證等一系列技術測試。
去年年底,恒大全球電池研究院首揭面紗。在測試現場,恒大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向許家印匯報了電池熱管理性能、極寒續航里程、充放電等項目的最新測試進展。李浚秀表示,恒大汽車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已達到世界領先技術水平,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量產。
動力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為保障電池供應穩定和降低成本,包括特斯拉在內的車企紛紛入股電池企業。恒大也未雨綢繆,早在造車之初便在動力電池領域大手筆布局。可以預見,隨著恒大電池陸續量產,不僅能讓恒馳“自給自足”,更可供應至其它車企,成為恒大汽車新的業績增長點。
從首期六款恒馳全球發布、恒馳1啟動路跑及內飾曝光,再到恒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已啟動試生產,加上此次冬季測試的啟動,可以看出,恒馳量產已經近在咫尺。
而近日對于外界爭論,本次恒馳汽車實車極寒測試也是恒大對外宣布的真實造車進展,用“實錘”打破市場質疑。
汽車評論人特穆指出,恒大布局“造車的全產業鏈”以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一個“造車生態體系”,這個速度在行業歷史來看也鮮有耳聞,可見其力度和決心之大。而本次恒馳汽車極寒測試也是行業慣例,是汽車正式面市前的最后全面體檢。
特穆指出,基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在寒冷環境下的特殊工況問題,這次極寒測試也體現出恒大在努力提升恒馳汽車在這方面的用戶體驗度,同時更是反映出恒大對于汽車產品極致品質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