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上海車展官方取消車模展示后,近日,2016北京國際車展主辦方也發出同樣的聲音。主辦方表示,取消車模的目的是回歸車展本義,形成更好地關注汽車技術與產品、發展與創新的氛圍。筆者則認為,“一刀切”式的取締車模對于回歸車展本義而言猶如下了一劑超劑量的猛藥,過猶不及。車展中趣味低下的模特實應整治,但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車模即以配合展示汽車為職業的模特。車模職業的存在有其自身合理性。汽車工具為解決人的移動需求而生,其根本訴求是服務于人。自1886年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模特便和汽車建立了緊密的聯系。車與人相得益彰,香車配美女已成為汽車廠商展示自身產品的標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車模也隨即進入國內各大車展。汽車企業恰當使用車模,能夠推動車展業和汽車工業的發展。
車模使得硬邦邦的汽車產品柔情化,為車展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汽車的制作材料以鋼鐵為主;在汽車使用過程中,速度、激情成為很多駕乘者追求的目標。而車模可以將柔性化的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充滿硬性元素的汽車產品中,將冰冷的機器與有情感的人聯系在一起,是汽車人性化的體現。車模將車和人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為車展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氣象。
車模是汽車企業參展時對自身產品理解的感性體現。由于空間限制,車展上的展車大多是靜置擺放。參觀者得到的僅是對汽車產品外觀的直觀了解。車的性能、品牌文化等其他感性的元素很難在車展中通過展車本身得到充分展示。汽車參展商選用適合自己汽車產品風格和性能的車模,并為其配以合適的服裝、動作,可以直接從“人”的一面多方位詮釋自己的產品。當前,眾車企已認識到車模這一營銷模式的重要性,從車模服飾的選擇到肢體語言的設計,方方面面下足功夫。
車展中趣味低下、有損社會文明及惡意炒作的現象發生根源非車模本身。不可否認,往屆車展中,部分車企不拿產品說話,僅靠車模走光求得關注度,給車模行業帶來了不良影響。追根溯源,是監管的空缺造成了上述車企在博人眼球方面有空可鉆,導致車展變“肉展”。
毋庸置疑,取消車展上的車模是為回歸車展本義,但切忌矯枉過正。事實上,不論是否取消車模,依舊會有大量忠實觀眾會想盡辦法求得一張門票去車展看車。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