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開口閉口不談互聯網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今天,千萬不要被互聯網汽車給忽悠了,互聯網汽車的本質首先是汽車,剩下的才有可能是互聯網。
互聯網汽車現在是亂象叢生,安個屏幕就叫互聯網汽車的有之,帶個語音導航有的也敢吆喝是互聯網汽車的,甚至有的車有個USB的插口也敢叫互聯網汽車,還美名其曰是“互聯網汽車的初級階段。”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互聯網汽車真是有種令人捧腹大笑的“趕腳”。
將互聯網汽車概念引入中國的應該是特斯拉,但毀掉互聯網汽車的也是特斯拉,甚至一些汽車界的人士起初也被特斯拉給弄得懵圈了。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CEO安格在多個場合曾談及過對特斯拉的看法:“汽車最本質的是駕駛,人們過多地把精力盯在屏幕上會影響駕駛安全。”我和很多人的看法一樣,互聯網汽車絕不是在中控臺上安一個大屏幕或者iPad。特斯拉之所以弄出那么大的動靜,一方面在于以IT的角色干了傳統汽車應該干卻沒干的事兒,另一方面以新能源車為幌子拿到了汽車行當的護身符。因此,一提到互聯網和新能源車,人們就會想到特斯拉。其實,從車本身上來看,特斯拉只是一部能開走的車,遠談不上駕駛樂趣。如果從汽車工程學的角度來看,底盤鋪滿電池后滿身負重的特斯拉尤其在行駛中拐彎時還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至少與傳統車拐彎時的自如相比,特斯拉顯然腿腳不方便。道理又如同一個人減肥,采取的不是跑步或游泳,而是身上綁滿沙袋。
特斯拉是一種,但在特斯拉之外國內的互聯網汽車的概念也方興未艾。樂視借道北汽、新浪聯手英致、阿里巴巴與上汽、百度與寶馬、奇瑞與博泰等等。從目前能看得出些端倪的,有幾個現象,一是傳統車企不拒絕,但互聯網行業更主動;二是先有這么個概念,將來做成什么樣,誰都不好說。把互聯網汽車概念吵得震天響的表象的背后是資本有需求。只有提互聯網汽車的概念,才會有資本跟進,也才會有傳統車企迎合。資本的推動力是催生眾多互聯網汽車概念的最大由頭。而至于能造出什么樣的互聯網汽車,那就看資本的錢能燒多少,燒多久了。沒準兒初衷是想造輛互聯網汽車,結果半道兒錢沒了,只燒出個汽車硬盤出來而已。
國際上,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大眾等首屈一指的汽車巨頭,圍繞互聯網汽車看法也不盡相同。沃爾沃的智能汽車,奔馳面向未來的無人駕駛等都先后展示了階段性的成果,這些技術更多的是企業面向未來實力的展示而已,批量化生產遙不可及。這玩意兒對于尋常百姓來說,如同在劇院做夢看電影,燈一亮就該醒了。
我以為,互聯網汽車的本質必須是一輛安全的汽車,互聯網是滿足車主需求的工具、道具。試想,一款車上網速度嗖嗖的,音響效果哪怕是BOSE的,車子質量總出現問題又有何用。倒以為,“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互聯網思維”挺值得汽車企業學習的,也是破解當下汽車銷量窘境的利器。
互聯網思維比互聯網汽車更重要。
氣囊自爆炸傷車主 專家:汽車保養不到位是主因 2015-08-04 | |
平行進口車之困:洗底容易 翻身太難 2015-08-03 | |
中國車市將持續低迷 汽車巨頭下調年度增長目標 2015-08-03 | |
上半年我國召回汽車293萬輛 蒙迪歐單次召回數量最多 2015-07-29 | |
奔馳有望推電動SUV 叫板特斯拉Model X 201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