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一直讓人擔憂的產能過剩終于被車企公開證實。在昨日舉行的2015(第六屆)全球汽車論壇上,多位車企負責人對汽車產能過剩問題達成共識。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更是直接表示,2015年中國汽車總產能達到4000萬輛,比全年預期銷量高出一倍,產能利用率不到80%。其中自主品牌整體產能利用率尤其不樂觀,在抽樣調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有15家產能利用率低于50%。因此中國汽車產業增速將進入拐點期,汽車行業增速將持續低于3%,甚至可能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新一輪兼并重組就在不遠處。
產能過剩預警
在昨日召開的2015(第六屆)全球汽車論壇上,劉衛東首次承認由于銷量上的不甚景氣,產能過剩已是事實,并表示,“從前年開始,東風開始嚴控新項目的發展”。
實際上,中國車市增長減速,已經讓產能過剩矛盾激化。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國汽車產能可能達到4000萬輛,假如今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7%左右,約為2500萬輛,這意味著或將有千萬輛的產能被閑置。
而事實上,市場比預期還糟糕,中國乘聯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共銷售148.53萬輛,同比增長4.8%,環比下滑1.9%;產量方面,5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生產156.76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下滑5%。今年1-5月,狹義乘用車銷量810.6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8.8%,月度累計增幅繼續回落,比上年同期回落6.1%。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5月,全國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7.3%,雖然較4月下降了3.2個百分點,但同比上升8%,繼續處于警戒線之上。緊接下來的6-8月傳統淡季,被業界認為中國車市將從微增長陷入危機周期,國內汽車的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已經直接影響到市場。
合資車企悄然減產
據了解,在市場預期不樂觀的背景下,合資企業已經悄然減產。從產量數據來看,包括一汽大眾、上海通用、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等車企的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一汽-大眾4月產量同比下降25%,東風日產出現20.9%的大幅下滑,北京現代下降了8.8%。
此前,福特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禮祥在5月確認了福特采取減少在華產能的做法,并表示減產現已完成。同時,福特方面在4月就已對2015年中國整體車市的產銷規模預期下調了50萬輛,并將產銷增幅預期設定為8%或更低。
在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由于5月車市零售同比增長4%,低于4月同比9%的增速較多,依然未能走出期待中的回暖行情。6月乘用車市場仍不樂觀,從近期的降價促銷效果看,市場需求太弱,6月產銷量環比下降是正常趨勢,預計車企新一輪的產銷計劃調整將會浮現。
新一輪兼并重組來臨
在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業內普遍預計中國市場即將進入增長拐點期,按照劉衛東的預測,汽車行業今年增速將低于3%,甚至可能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產業競爭進入真正的淘汰賽階段,但更應該看到增長拐點期帶給行業的重大機遇,而且機遇大于挑戰。”劉衛東表示,這種機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汽車企業發展將出現分化,汽車行業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兼并重組。
與此同時,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在昨日的全球汽車論壇上表示,中國車市將加快進入淘汰賽階段,預計到2020年至少有20%以上的國內車企將會出局,甚至可能達到30%以上,接下來國內企業間新一輪的兼并重組肯定會加速。(藍朝暉)
阿里汽車加入養車APP大戰 后市場面臨顛覆 2015-06-04 | |
中消協:通過交易轉讓等環節強化汽車召回 2015-06-03 | |
檢疫部門:平行進口車諸多問題購買需謹慎 2015-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