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補貼政策的出臺給從業者吃下一顆定心丸,但明顯收緊的補貼力度對新能源車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調查2的結果很直觀,78%的參與者認為當前國內新能能源車市場還是一個明顯的政策市場,支撐其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政府財政補貼,一旦補貼收緊,對新能源車市場沖擊會很大。
核心技術不成熟、難以形成規模化效益等原因導致新能源車售價普遍偏高;而且為追求輕量化,提高續航里程,目前的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基本以微型車為主。20余萬元購買一輛微型小車,且滿足日常使用的基礎配套還不完善,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可想而知。
多數參與者認為,現實中,財政補貼和諸如免費牌照等利好政策是僅有的可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的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收緊補貼,對終端銷量的影響將立竿見影,新能源車的銷量會明顯下降。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補貼力度的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內會對新能源車銷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發展看,補貼趨嚴將更好地規范市場,警示新能源車企更加注重技術研發,推動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持此觀點者占比13%。
另外,7%的參與者認為,在大環境仍不明朗的時候收緊最大刺激因素,此輪補貼或預示著國家鼓勵新能源車發展的路線將發生偏轉。不過,事實看來,至少在未來五年內,中央財政仍將繼續補助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鼓勵新能源車發展的主基調并不會改變。
未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將會呈現出怎樣的局面,調查3圍繞此問題展開,結果表明,雖然補貼會越來越少,但絕大多數業內人士仍看好新能源車市場的未來。
從本質上看,國家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危機,雙重重壓下,政策層面鼓勵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基調會長期存在。為了改善行業發展環境,可能會在具體方式方法上做出調整,但鼓勵新能源產業的大方向短期內不會改變。
如此次補貼政策的收緊,就是要更好的發揮市場的調控作用,鼓勵相關企業在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專注于技術研發,創造出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利用好現有政策,加速成長,形成保質保量的規模化生產。持此觀點者占比79%。
有18%的參與者則持不同觀點。市場化推廣這個大難題仍難解決,現在就開始大幅度調低補貼,對剛有起色的新能源車普及工作無疑是當頭一棒,未來的推廣工作將更難開展。
車企前三甲集體遭遇市場滑鐵盧 大象轉身艱難 2015-05-12 | |
保時捷啟動新能源項目 純電動續航將超400公里 2015-05-08 | |
數字解讀新能源車 國產品牌更接地氣 2015-03-23 | |
俄羅斯政府提供100億盧布 補貼汽車產業 2015-03-23 | |
日產擴充產能 為2017年8%市場占有率鋪路 2015-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