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明晰
“奧迪和克萊斯勒案件,都是當地消費者舉報后由上海發改委和湖北物價局依法查處的,”9月11日,相關部門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奧迪案的起因是今年2月,在一起出租車與奧迪A6左側保險杠剮蹭事故中,太平保險公司定損1580元,4S店的維修費高達5050元,超過部分保險公司不予賠付。接到舉報后,湖北物價局依法展開調查,提取的證據表明奧迪長沙組織湖北地區經銷商統一提高維修價格,致使數百名奧迪車輛無法正常維修,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上述人士透露。
“整車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壟斷行為,基本上都屬于縱向壟斷,這一點與此前12家日系汽車零部件的橫向壟斷不同。”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魏士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縱向壟斷無法繞開的三個關鍵詞,限定轉售價格、區域銷售限制和獨家代理限制。其中限定轉售價格是最常見的。”
發改委在反壟斷調查過程中發現,奧迪8家經銷商自2012年以來達成并實施整車銷售及服務維修價格的壟斷協議。一汽-大眾銷售公司以召集經銷商簽訂《武漢地區奧迪限價表》、《華中小區價格方案保證書》等形式組織經銷商達成并實施整車銷售及服務維修價格壟斷協議,并通過成立競爭秩序規范小組等形式督促經銷商落實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價格管理措施。
不僅如此,進入2013年,上述經銷商還通過簽訂《武漢經銷商同盟價格表》、會議紀要等形式,達成并實施了整車銷售的橫向價格壟斷協議。
與奧迪的壟斷行為幾近相同,克萊斯勒的違法行為也集中在限定轉售價格、售后價格兩方面。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2012年至2014年,克萊斯勒與經銷商簽訂了含有維持轉售價格條款的經銷協議,并且對于實際成交價格低于或略高于批售價格的經銷商,采取資源分配凍結(即對于某些熱銷車型暫時推遲向經銷商供貨)或暫緩配置試駕車等措施進行懲罰。不僅如此,克萊斯勒上海地區部分經銷商還曾簽訂相關協議,對同城經銷商的保養工時、配件價格、做漆價格以及執行時間作出統一約定,并在會后執行了協議達成的價格。
“銷售和服務維修價格的壟斷協議,其目的在于控制經銷商對第三人轉售的整車銷售和售后維修價格,剝奪、干預了下游經營者的定價權,抬高了整車和備件的銷售價格,排除、限制了備件和整車市場的正常競爭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9月11日,發改委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