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與華晨的合資協議延長至2028年之后,寶馬在華下一步戰略也正式揭開面紗。
日前,寶馬集團董事艾希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寶馬在華的國產車型將從目前的3款增加至6款;沈陽工廠的年產能將再提升10萬輛;寶馬先進的三缸、四缸發動機也將在華晨寶馬的工廠國產。”
與此前一直堅持后驅車型不同,寶馬將加快引入前驅車型。“在未來增加的3款國產車型中,兩款車的定位都在3系以下,并且為前驅車型。”艾希納表示。
不過,寶馬在華推出前驅小型車,對經銷商來說則是新的壓力。“未來寶馬加速小型車的引入,對于偏重依賴售后服務獲得利潤的經銷商來說,利潤空間可能進一步被壓縮。”寶馬(中國)一位經銷商表示。
加碼小型化、新能源戰略/
相對于過去十年的本土化戰略,寶馬在華的下一輪本土化戰略中,“小型化”和“新能源”成為關鍵詞。
在此前純電動車MINIE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ActiveE路試的基礎上,今年9月,寶馬i3和i8兩款新能源車將正式在中國市場開售。
艾希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將在中國正式上市;華晨寶馬合資自主品牌之諾,在首款車型E1試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之后,第二款車型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
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的同時,小型車成為寶馬在華下一輪本土化發力的重點。
根據規劃,未來寶馬的國產產品線將從目前包括5系、3系、X1在內的3個系列增加到6個系列,新增的三個系列車型分別為:一款3系以下的全新入門級車型;一款功能性車型,兼備實用性和駕駛感,定位于家庭用戶;一款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X3車型。
為了擴充國產產品線,未來兩年,華晨寶馬位于沈陽的大東工廠和鐵西工廠總產能將從目前的每年30萬輛,提升至每年40萬輛。
艾希納表示:“在未來國產的3個系列車型中,除了X3,剩下兩款都是前驅車型,而且產品定位都在寶馬3系之下。”
此前,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安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寶馬的首款前驅車型2系旅行版,將以進口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很顯然,這款車的引入是在為前驅小型車的國產化鋪路。
在車型趨向于小型化的同時,寶馬在華國產的動力系統也將做出調整。艾系納介紹,2015年華晨寶馬發動機工廠正式建成之后,2016年,寶馬集團先進的三缸和四缸汽油發動機將在此正式投產。
“新發動機的國產和新產品系列密切相關,未來新的入門級轎車,很可能將配備三缸或四缸發動機。”艾希納表示。
寄望縮小與奧迪份額差距/
未來寶馬兩款小型前驅車在華國產之后,必將進一步拉低豪華車市場的門檻。
此前寶馬率先實現緊湊型SUV車型X1國產并推出手動版,已經將豪華車的門檻拉至30萬元以內。
“此次寶馬的本土化戰略在加碼小型車的基礎上,還將推出前驅車型。相對于后驅版,前驅車的制造成本將大幅度降低,這無疑將拉低車型售價,從而增加寶馬在華銷量和市場份額。”寶馬(中國)內部人士透露,這和安格所秉承的“市場份額保持穩定”的發展策略如出一轍。
此前,安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我們現在所占豪華車市場份額是20%左右,我們當然不打算丟失任何市場份額。”
同時,寶馬(中國)內部人士透露:“根據規劃,寶馬在市場份額方面,要縮小和奧迪的差距。”這就意味著寶馬每年的銷量增幅都要高于奧迪。
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寶馬的愿望已經初步實現。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寶馬在華累計銷售21.06萬輛,同比增長23.3%,在豪華車市場中占據26.1%的份額。同期奧迪的累計銷量為27.18萬輛,同比增長20.1%,占據33.6%的市場份額。兩個品牌的市場份額差距為7.5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寶馬在豪華車市場中所占的份額為26.9%,比奧迪少8.8個百分點。
在此情況下,未來寶馬在華推出價格更低的前驅小型車,或將成為搶占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與奧迪差距的“殺手锏”。
然而,寶馬要想繼續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格坦言:“年初時我們認為,寶馬今年應該是保持溫和的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增速超過了預期,但我無法預計下半年是否還能繼續。”
而根據奧迪的“領先者戰略”,到2015年,奧迪全系45款車型將全部引入中國,年產銷規模將達到70萬輛。這就意味著未來奧迪在華銷量的年均增速將依然保持在20%以上。
經銷商盈利難題待解/
雖然寶馬推出低價車型,有助于提升銷量,但是這一策略對于化解經銷商的利潤危機卻沒有太大幫助。
安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年以前,寶馬曾經出現經銷商虧損的情況,去年這一狀況得以扭轉。現在有些經銷商的利潤相當不錯,今年前6個月的利潤率甚至比去年全年還要高。”
然而,經銷商的感受并非如此。“由于持續虧損,今年上半年在北區和南區的部分經銷商已經停止進貨。”寶馬(中國)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
另一位寶馬(中國)的經銷商估計,今年寶馬經銷商虧損比例很可能將達到40%,而年初寶馬(中國)預估的這一比例為20%左右。
在經銷商看來,他們的盈利難題并不會隨著前驅小型車的國產化而得以緩解。
近年來,在寶馬的銷售結構中,小型化特征日趨明顯。今年上半年,寶馬3系和寶馬X1累計銷量6.8萬輛,在其21萬輛的總銷量中占比32%,而去年這兩個車型在寶馬總銷量中所占的比例為24%。
“這就導致經銷商的售后服務利潤受到一定影響。因為維修保養一輛3系或者X1獲得的利潤,遠低于寶馬7系或者X5。不僅如此,購買小型車的豪華車主,使用金融業務的比例相對較低,對附件等產品的需求也遠遠低于寶馬7系的車主。”上述寶馬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一位寶馬相關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寶馬東區和西區經銷商售后主營業務收入平均下滑20%。”
因此,對于已經掌管寶馬大中華區業務一年半時間的安格而言,在發布全新本土化戰略謀求銷量提升的同時,如何兌現自己到任時“改變經銷商利潤情況”的諾言,已成為他的當務之急。
涅槃重生——試駕啟辰R30 2014-07-24 | |
車市“小時代”:回歸只是時間問題 2014-07-22 | |
上半年產銷數據出爐 各大陣營苦樂不均 2014-07-22 | |
汽車業反壟斷 奔馳豐田或首先被開刀 2014-07-22 | |
丁華杰:反壟斷落地后格局如何變更 2014-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