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車受沖擊
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統計,2013年,天津、南京、武漢、深圳等一線大中型城市的汽車月銷量均有同比30%以上的增長,且搶購高潮一直持續到了年底。
2013年年初,機構曾預測當年汽車市場增長主要應該來自二、三線城市,一線大城市的銷量應維持在10%的平均增長水平。而實際情況卻是:全國各城市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長率為18%,多個一線大中型城市的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這其中,消費者對“限購預期”的恐慌心理造成了不少提前消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另一項數據顯示:北京實施限購政策前后,車輛平均單價提高了88%,1.6升及以下排量轎車市場占有率卻下降了17個百分點。中汽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車牌成了稀缺資源,消費者更傾向購買價格高、排量大的中高檔車型,這將嚴重影響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
中汽協副秘書長董揚表示,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限購政策實施后,中國品牌乘用車(不含微型車)市場占有率降幅近半,僅能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32%的水平。
限購預期或導致非剛性需求激增
截至天津限購,全國已有6個城市對機動車增量實施了限制措施。
車貝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代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預測2014年我國狹義乘用車(即轎車)市場仍將有15%的增長,其中一條重要依據是:全國多個城市都將出臺或醞釀出臺汽車限購措施,這一預期將大大刺激消費者的非剛性需求,很多人將“占個車牌”看作是對稀缺資源的一種投資。 “不管用不用車,至少先得買一輛,這樣的心態將會大大促進狹義乘用車的銷量。”代紅說。
崔東樹說,理性消費變成了恐慌性消費,非剛性需求導致擁堵等問題提前加劇,2014年的車市,或許并不那么簡單。
不過,長期來看,由于收入和消費水平提高、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國家相關政策不斷健全,未來幾年的汽車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免費充電降低成本 發展電動車關鍵要找對支點 2014-01-26 | |
約七成車企完成去年銷量目標 2014-01-24 | |
2014:哪些新政將影響汽車生活 2014-01-22 | |
紅旗復興被指“雷聲大雨點小” 2014-01-21 | |
東風欲整合業務板塊避免同門相爭 2014-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