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汽車三包規定實施已滿月,出人意料的是,市場反響波瀾不驚,消費者要求退換車的維權事件并未顯著增加。市場人士分析,包括自主品牌在內的國產車質量可靠性有了根本提升,新車開一兩個月就出重大故障的概率極低。但隨著時間推移,維修多次仍不解決問題而導致的退換車訴求可能集中爆發。
需要提醒的是,消費者購車時要仔細研讀廠商三包承諾是否有附加條件,發現“必須在4S店維修保養”等霸王條款可以向質檢部門投訴。
異地維修或成三包“盲點”
雖然大批車企從9月份就提前執行了三包政策,但記者昨日采訪京城多家4S店,銷售人員均表示尚未接到消費者退換車的要求。
“跟十年前相比,國產車質量已經有了飛躍,同時各大車企也在三包政策初期強化了對車主訴求的積極響應,避免成為三包激烈爭端的第一案?!北背絹嗊\村車市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消費者的平靜對待客觀上也顯示出三包政策落地的積極效應,即車主有了合理維權的渠道后,不用采取砸車、示威抗議等極端方式來與車企對抗。
不過,面對三包期內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2次修理不解決問題,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日或同一質量問題累計修理超過5次可申請退換車的嚴格條款,汽車企業和4S店倍感壓力。
“車市行情基本沒受三包影響,但維修服務壓力很大?!币患邑S田4S店負責人表示,維修記錄存檔務必規范,因為這是車主申請退換車的憑證。更重要的是,4S店需要投入更多技術力量確保車輛故障一次性解決,不能像過去那樣通過多次換件的排除法來診斷故障原因。
從目前車企陸續公布的三包細則看,已經出現違規減免三包責任的現象。如部分車企在《維修保養手冊》等隨車文件中,添加了“消費者只能在4S店維修保養,否則不承擔三包責任”等霸王條款,部分汽車4S店在購車合同中也設置了類似的“附加條件”。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陳熙同明確表示,對三包憑證、《維修保養手冊》、購車合同中添加“附加條件”內容違規的汽車生產者和銷售者,將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將依法予以查處。
“提車時銷售人員已經提醒,盡量在4S店修車養護,否則出了問題說不清?!眲倓傎I了途觀新車的車主秦先生說,他比較擔心的是,如果自己的車在外地出故障,找當地4S店修,回頭有問題怎么找最初賣車的4S店去退?
截至目前,各大車企關于維修5次是否必須在同一家4S店完成才構成退換車條件并無明確規定。如果可以在全國范圍品牌授權網點體系內累計,維修和賠償責任又如何跨區域分擔?這成為眼下困擾三包執行的“盲點”區域。
美規車銷售難跨三包門檻
在北京進口車市場,價格優惠的美規車吸引了大批外地買家,市場份額達到5%左右。美規車就是美國規格的汽車,一般由大型進出口公司從美國進口在國內售賣。因為配置與國外汽車廠家指定銷往中國的中規車不同,價格有明顯差異。但三包政策的全面推行,讓美規車陷入了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