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指出,政府普通公務用車要優先采購1.8升(含)以下燃油經濟性達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擇優選用純電動汽車。
“政府加強純電動汽車的采購量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有效推廣綠色出行的概念,還能有效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中投顧問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普通公務車的消費需求較為穩定,采購程序日益公開化、透明化,并有向新能源汽車靠攏的趨勢,一般企業在公務車領域將很難賺到太大利潤。
據相關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有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銷售達到5889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7%,其中純電動汽車為511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達到775輛。但這其中主要的數量來自政府直接補貼的混合動力城市公交,對新能源政府公務車的采購,介于目前較高的補貼后價格,有效的穩定產品性能并降低成本才是企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雖然我國在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長城證券投資顧問杜明指出,國家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充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落后、相關企業研發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約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此外,行業內一些技術含量低、生產工藝簡單的企業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
與此同時,電車匯聯合創始人Jsutin–J表示:“政府政策頒布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售價、穩定性,以及必備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必須配合實施才能見效。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新能源汽車在部分地方政府的采購系統放開,將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起到舉足輕重的推廣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提出加快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大力加強動力電池技術創新,重點解決動力電池系統安全性、可靠性和輕量化問題,加強驅動電機及核心材料、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產業化,加快完善配套產業和充電設施,示范推廣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空氣動力車輛等。
對于我國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所遇到的問題,蕭函指出,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很好,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但多個示范工程都以失敗而告終。在配套設施、消費觀念、補貼政策、銷售價格等方面沒有取得突破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都將受到極大限制。
(責任編輯:車仔)
新能源車需求疲軟 協鑫180億鋰電項目擱淺 2013-08-12 | |
新能源車展10月舉辦 多家中外企業報名參展 2013-08-06 | |
大眾發布新能源戰略 或與奧迪寶馬合作 2013-08-05 | |
新能源車補貼預期強 鋰電池或迎爆發增長 2013-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