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貴遠
近日,在奇瑞汽車新品牌發布會上,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躍正式公布了奇瑞企業發展戰略、品牌戰略和產品規劃。同時,奇瑞還發布了具有全新戰略意義的企業新Logo,標志著實施戰略轉型后的“新奇瑞”正式啟航。
緊接著,東風汽車公司以“自豪向前”為口號在上海正式發布東風乘用車品牌,該品牌旗下包括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度三個子品牌,其中東風風度為東風鄭州日產當天發布的全新品牌名稱。而前不久,長城汽車實行雙品牌戰略。這些事件都標志著我國自主品牌轉型升級大幕拉開。
自主車企發布新品牌戰略
在經歷了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我國汽車市場步入低速穩定增長階段,合資產品開始下探,與自主產品展開“貼身肉搏”。而自主品牌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踐與積累之后,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不少成熟車企紛紛啟動戰略轉型和品牌調整。
奇瑞全新的LOGO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奇瑞新LOGO以一個循環橢圓為主題,中間鑲有鉆石狀立體三角形,主色調銀色代表著質感、科技和未來?!皺E圓預示企業的國際標準流程的戰略轉型,中間鑲嵌的鉆石狀立體三角形,代表了企業以打造鉆石般的品質為目標?!逼嫒鹌囏撠熑巳绱私庾x新LOGO的含義。
奇瑞還將正式停用瑞麒、威麟和旗云三個品牌,只保留奇瑞品牌,并將以上三個品牌車型劃歸到奇瑞之下。同時,奇瑞將微車品牌開瑞從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剝離到奇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繼續發展微面和皮卡等商用車。奇瑞汽車向外界公布了企業未來三階段的戰略目標,即:2013年-2016年,穩固在入門級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成為中國最好的品牌汽車企業;2016年-2020年達到主流跨國汽車企業的體系能力,產品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國際標準水平;2020年后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汽車企業,產品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產品架構方面,將由目前20余款產品逐步精減到11至12款。
東風發布乘用車品牌的舉動也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方向。據悉,東風乘用車品牌將利用大協同戰略平臺打造體現“時尚科技、關愛家庭、專業信賴”為特點的汽車產品,引領各細分市場,努力成為一流乘用車產品及服務標準的制訂者與提供者。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強調“把協同作為推進自主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戰略指導?!贝髤f同戰略將成就東風乘用車品牌成為一個具有東方文化深厚底蘊的國際化品牌。
而哈弗全新LOGO的啟用絕不僅僅是設計上的不同,它將哈弗的特質品牌、價值理念、品牌精神、品牌訴求等元素充分融合,賦予了哈弗更加鮮明的品牌內涵和專屬的SUV血統,不僅顯著區別于原有標識及其他品牌,同時也蘊藏著其長遠發展的深度考量。
找準基點發力全球最大市場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一直是世界強勢品牌的必爭之地,中國的自主品牌是在弱肉強食的夾縫中逐步發展。在度過了較為艱難的波折之后,各品牌查漏補缺、苦練內功,力圖在2013年通過梳理自己的品牌,積聚自己的優勢,全面轉型升級,找準基點發力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東風的基點是在大協同戰略下,對各種現有資源的整合,包括對品牌資源的整合和使用,會帶來更高效的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東風乘用車品牌旗下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度三大子品牌覆蓋了中級車各個細分市場,于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共同構筑起東風乘用車品牌。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榮直言,各個品牌定位不同,發展方向也不同。隨著東風乘用車體系的技術研發儲備不斷豐富,產品線延伸是必然趨勢,未來三大子品牌將實現從5萬-20萬元的價格區間覆蓋,并通過各自差異化布局攻占不同的細分市場。據了解,2013-2020年,東風還將針對三大子品牌繼續投入157億元研發費用。
奇瑞汽車則打出了技術牌,正式對外發布了在技術研發領域取得的科技成果結晶——iAuto核心技術概念平臺。該平臺由智云娛樂新車系統、智效動力總成系統、智衡整車精益標準三個部分組成。作為一個具有前瞻性理念的技術平臺,iAuto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未來將成為奇瑞躋身國際化汽車企業的一大核心優勢。奇瑞全新量產概念車α7就是基于iAUTO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
有合必有分。哈弗的獨立則融入了長城自身的思考,立足“專業”,以爭取更大的國內外市場份額。早在去年年中,長城就表示會將SUV系列車型作為重點培養對象,而轎車方面則會偏重緊湊型車型發展,此次哈弗獨立品牌的正式發布,標志著長城已經將戰略調整落實到了行動當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認為,哈弗獨立之后是一個品類品牌,這是中國第一個。而在充分市場競爭的前提下,必須通過品類強大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
召回事件頻發 召回量自主品牌占近三成 2013-05-10 | |
中汽協副會長:自主品牌苦日子還沒過去 2013-05-10 | |
緊湊型SUV將成自主品牌未來增長點 2013-05-07 | |
家族化DNA正在形成 自主品牌摘下模仿標簽 2013-05-03 | |
陳光祖:正在走向正能量的自主品牌汽車 2013-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