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困局”
3月底,福州市青口廠區里,福建奔馳研發中心正式啟動,標志福建奔馳計劃通過本土化研發,進一步提升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
在楊軍虎看來,隨著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提高,福健奔馳仍有較高的降價空間。當前零部件國產化的最大難題,卻是多數國產零部件無法達到德國奔馳總公司的技術品質標準,無法實現國產化。
他舉例稱,福健奔馳高檔商用車全車裝備有500多個傳感器,用于檢測載荷分布、發動機轉數等汽車運營參數,并由汽車電腦控制系統通過“分析”這些傳感器傳來的數據,自主調整車輛安全行駛狀況。但是,500多個傳感器如何與汽車電腦控制系統“無縫對接”,則需要復雜的技術工藝。由于國內供應商無法提供全部零部件,福建奔馳只能大量進口。
目前,福建奔馳的高檔商用車零部件國產化率,不足50%。
一位福建奔馳人士向記者透露,應對國內高檔商用車需求放緩與越演越烈的降價促銷戰,公司內部員工曾討論能否進一步提高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比重,進而推出一些廉價車型;但德方技術團隊隨即拿出一堆零部件測試數據,無休止地論證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所衍生的各種汽車安全行駛隱患。甚至有個別德方技術團隊員工認為這是以犧牲奔馳汽車百年造車精義為代價,追求股東的短期利益最大化。
最終,福建奔馳的中德管理團隊共同決定,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不能降低汽車安全穩定性能方面的技術標準。
“福建奔馳將用高技術和高成本,支撐自身品牌形象。”楊軍虎告訴記者。隨之而來,一度被視為推高造車成本的空腔注蠟技術、35米激光焊接與鍍鋅鋼板等核心零部件與造車工藝,全部得以保留。
上述福建奔馳人士直言,降價策略無操作空間,福建奔馳公司只能要求所有經銷商必須給每個潛在客戶算清一筆汽車生命周期的“賬”——比如奔馳商用車車身防腐期達到12年,動力與底盤系統可以實現百萬公里無大修,馬力強勁且油耗低,由此降低一系列汽車維護成本,“通過使用過程的高性價比,彌補無法降價促銷的營銷尷尬。”
如何在保障零部件“德國品質”的前提下,提高國產化率,德國克諾爾商用車系統中國區總裁徐保平同樣感到其中的艱辛。在這家德國公司位于大連的零部件生產基地內,所有重型卡車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產品檢測裝備都與德國總部實現聯網,德方技術團隊隨時能調取國內所有零部件產品的原始測試數據。
“德國團隊比較關心的,是國產化的零部件一旦實現批量生產,不合標準的產品數量會不會大幅增加。”徐保平直言,盡管克諾爾在中國的采購中心累積完成8億元人民幣的零部件采購,但這個數字相比企業2012年43億歐元整體銷售額,仍顯得微不足道。
在徐保平看來,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提高,首先得讓德國企業將最先進的產品技術投放中國市場,才能讓中國企業根據最新產品性能研發“在中德市場通用”的零部件,以此提高零部件國產化率并降低產品制造成本。
泉州閩星奔馳 SL級巨額讓利 2013-04-25 | |
泉州之星奔馳為災區募集愛心物資 2013-04-25 | |
奔馳全新A級轎車15日亮相 19日正式上市 2013-04-15 | |
將亮相上海車展 奔馳CLS獵裝版諜照曝光 2013-04-12 | |
2014奔馳GLA45 AMG諜照將亮相 201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