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訊網曝光了組新一代國產斯柯達明銳的諜照,該車有望2013年內上市。其中變化最大的莫過于將四連桿式獨立后懸架,換成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是繼2012年3月上市的全新速騰后,大眾在華車系,再次向之前引以為榮的四連桿式獨立后懸架技術說聲“再見”。高爾夫7、奧迪A3等是否也會緊隨其后?
在操控性方面,對比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四連桿式獨立后懸架具有更大的優勢,能帶來充足的運動享受,酷勁十足。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并不占優。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的韓日車型,其后懸架也主要以非獨立懸架為主。
為了追趕豐田,問鼎全球銷量冠軍,大眾制定了2018年戰略,其中的核心就是推出MQB等模塊化車型,更便于獨立式與非獨立式懸架的更換,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市場銷量。如新速騰,除歐洲版為獨立懸架外,美洲版和中國版,都是非獨立懸架。
就大眾自身的戰略安排,筆者表示高度理解,其也取得了暫時性成功。如簡配后的全新速騰,銷量迅速提升,由2012年3月之前的月銷量不足萬輛,立馬飆升至現在的2萬上下。在全新速騰等多數車型的貢獻下,大眾2012年取得了豐厚的利潤。2012年,大眾汽車集團和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實現營業利潤84.24億歐元,在2011年61.34億歐元的基礎上同比大幅增長37.3%,遠高于大眾汽車集團整體2%的水平。
整個行業,尤其是A級車市,隨大眾四連桿式獨立后懸架車型逐步退出市場,類似的車型變得屈指可數,僅剩下剛于2013年3月上市的路盛E70,2008年6月和9月上市的榮威550、奇瑞A3等少數幾款車型,幾乎還都是自主品牌。可惜的是,這些屈指可數的幾款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車型,在市場的銷量并不太優秀。2012年奇瑞A3月均銷量不及600輛,與月銷量動輒過2萬輛的朗逸、福克斯等相去甚遠。
諸如榮威550等,也是多連桿式懸架,但并非上汽有意研發多連桿,而是從羅浮購進的技術,就是多連桿的。其上市之所以高開高走,價格不菲,相信多連桿技術等都有不少貢獻。后來自主研發的榮威350,則使用了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筆者有個疑問,在A級車已經成家庭消費主體的中國,為更有效權衡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A級四連桿等獨立懸架車型會不會越來越少?甚至絕跡?
之前幾年,五檔手動和四檔自動變速箱,幾乎是我國A級車市的標配,CVT等更高級的變速箱,主要出現于天籟等更高級別的車型上。但目前,我國A級車市的基本配置,已經躍升至6檔自動,甚至是CVT、DCT等變速箱。諸如CVT,在奇瑞E5、帝豪EC7等自主品牌車型上,都已大規模搭載。但這些車型,并沒有因相對提升的售價,而將消費者拒之門外,奇瑞E5、帝豪EC7等,都是目前表現不錯的車型,月均銷量都已超過萬輛,在自主品牌體系中,也算出類拔萃了。